媒体聚焦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年轻人投身AI,未来可能获得世界上少有人能获得的机会

13.jpg

上观新闻报道 “深度学习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大概五六年后,可能会遭遇瓶颈。”9月18日,2018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发表了演讲。

对于深度学习的了解,如同对中药的了解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获得了很大成功,其实这是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出现的技术,当时来自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技术无法打败其他方法,但由于大数据和强大的计算机应运而生,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焕发了第二次生命。

“下一波的人工智能创新会来自哪里?它的源泉又是什么?”姚期智认为,深度学习以及它的不同变体,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大概五六年后,可能会遭遇瓶颈,到达增长的极限。然而,我们对于深度学习其实并不太了解,它有点像实验性的科学产物,效果确实是让人惊讶,但并不知道它为何有这么好的效果。这就如同我们对中药的了解,虽然知道它有疗效,但并不知其原理。如果希望产生下一代崭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了解现在的深度学习技术,否则很难对它进行改进。在过去的四五年,已经有不少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积累。“这可以算是一种间接突破,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上最合理、最有可行性的一个方向。”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是否有可能相结合

“太阳究竟是怎么样产生能量的?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边界在哪里?”从这个古老问题出发,姚期智谈到了人工智能和自然智能之间的关系。神经科学对人工智能颇有贡献,提供了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智能如何发挥作用。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积累,而自然智能在很少数据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出决策,了解自然智能的运行机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很有意义。

“有没有可能将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姚期智认为,量子计算机也是一个颠覆性的发展,甚至可能是更深刻的革命。在他看来,量子物理是最深入最美丽的物理法则,如果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也许有可能模仿大自然量子法则,从而理解自然智能。如果把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结合起来,有可能对于世界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姚期智说,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了我们看待计算机科学的一种新角度,可以重新定义计算机科学本质。“过去认为计算科学是人为科学有一点像数学,但现在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它。”因为深度学习是利用非线性元素进行学习,这种非线性化很难从数学角度精确分析,可能需要一些物理学方法来取得人工智能的进展。

年轻人投身人工智能,未来大有机会

作为唯一获得计算机科学国际最高奖图灵奖的中国科学家,72岁的姚期智在演讲中多次鼓励年轻人投身人工智能领域。

“人工智能刚刚开始,需要做的不只是把机器的计算能力再提升,还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突破。”姚期智说,比如深度学习需要和很多学科结合在一起,年轻科学家和学生如果能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虽然会很难,但值得下苦功和时间,一旦具备了几方面不同的能力,未来有可能获得世界上少有人能获得的机会。

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