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铸造领域的“中国代表”周尧和院士逝世
大洋网
大洋网报道 大洋网讯 记者昨天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凝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国际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周尧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7月30日5时2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周尧和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尧和致力于中国冶金、铸造事业的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中国冶金锻造领域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家、桃李满天下的教学名师,周尧和院士在科学研究、教育管理、教书育人方面的卓越贡献让后辈学人深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代表中国铸造走上国际舞台,研究成果被收入前苏联教科书
1950年,周尧和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3年后被公派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从机械工程转读冶金,开始俄语不过关,但他凭着每天学习十六小时以上的毅力,半年时间就自修完了冶金专业本科的所有课程,并在学业上暂露头角。
留苏期间,他发明的铸型表面高温强度测试方法和装置获苏联创造发明专利,关于造型材料退让性的博士学位论文,因见解独到,被收入苏联的高等院校教材中。1957年获得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圆满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学成归国后,周尧和被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领导组建铸造专业。靠着满腔热忱,他和同事们白手起家,经过5年努力,硬是在西北工业大学建起了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铸造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也因此跻身国内领先水平。此后一个时期,围绕液态金属停止流动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充型能力的计算方法,利用绝热涂料解决了航空大型薄壁铸件的欠铸问题,研究成果被收入我国高校铸造专业的教科书。
上世纪70年代,周尧和提出用效能系数估算保温冒口效益的新方法,并研制出新型保温材料,使铸钢件实收率提高20%,冒口耗用金属减少40%。技术全国推广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79年9、10月间,第46届国际铸造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这是恢复中国在国际铸造学会席位后的第一次世界铸造会议,周尧和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被特意安排在10月1日那天进行第一个大会学术报告。当他用朗朗之声将作为中国官方论文的“保温冒口研究”宣读完毕时,全场掌声雷动,国际同行无不为演讲者精湛的演讲技艺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所折服,所宣读的论文也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之一。从此,周尧和先生为国际铸造界同行刮目相看。
1988年,周尧和被推选为全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铸造会议上,被选为国际铸造学会的执行委员,开始正式介入了国际铸造界领导层的活动和工作。从1989年到1992年,周尧和出任历次国际铸造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1992年,任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1993年,升任主席,为争取1995年第61届国际铸造会议在中国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
立足国内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数十年里,周尧和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无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课堂上的他总是精神饱满,侃侃而谈。
1981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周尧和先生已是享誉神州的学者,众多学子慕名来到他的门下求学,培养研究生成了他另一重要任务。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博士生数量越来越多,并日渐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总结过去几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周尧和认为,培养博士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位论文题目要有挑战性,甚至带有比较大的风险,不仅实验方案要学生自己设计,甚至连实验装置都要自己搭建,唯有这样,才可能引领世界。再就是要放眼世界,掌握领域内各个团队的研究进展,同行间经常交流的同时,利用好国内外的研究条件。周尧和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便是“奇谈怪论”,也主要是提出学生逻辑上存在的问题。博士生课程教学,他也一改传统讲课模式,给学生一个大纲,让学生自己去学,导师不定期检查,课程小组定期听学生汇报。这套“立足国内培养高水平博士研究生的途径”,获得了199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后,博士生开始主要由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构成,他们在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集体观念有所淡薄,周尧和又不失时机地以生态材料学的英文单词Ecologicalmaterialogy开头三个字母“ECO”作为课题组师生的座右铭:“Excellent、Cooperative、Original”,即“卓越、合作、原创”,要求要有出色的成果、合作的气氛和创新的思维。
他对课题组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志气,教师要有志气成为组内最优秀的成员,学生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研究生。但这还不够,学生要有志气赶超自己的老师,超过世界上的名家,没有这种成为杰出人才的志气,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二是要讲团结,竞争意识是要有的,但不是组内的明争暗斗,而是和国内外同类研究小组的较量。要想在这种较量中取胜,课题组必须是真城合作的集体;三是肯拼搏,不能只有愿望而不付诸行为,要赶超别人,就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要创新,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后来,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环境,他又进一步提出,课题组的教师和同学要“心怀祖国,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在上海交大上台表演的都是年青人,我的任务是为他们搭好舞台”
当年去过周尧和院士课题组所在实验室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工作条件真是太艰苦了!”
就在艰苦的实验室条件和有限的经费支持情况下,生态材料学课题组一步步发展,1998年,课题组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铝熔体中夹杂的电磁分离研究”;1999年,课题组又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并被评为创新性项目;同样在1999年, 课题组开始与美国GM公司合作,接到了一个项目;而在刚刚拿到的“973计划”项目中,交人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将近一半集中在生态材料学课题组。
对周院士来说,比取得研究成果更高兴的是,他看到自己身后正倔起一支队伍,生态材料学的研究小组已“初具规模”。对这支队伍的成员,周院士如数家珍。
“在我们课题组,上台表演的都是年青人,我的任务是为他们塔好舞台,提供更多的机会。”周尧和说。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数十年里,周尧和院士先后培养博士50余名,硕士30余名。其中,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获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余人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授。先后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1991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979年,周尧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航空工业部命名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7年,作为航空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受表彰的20位专家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9年,被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获“尊师重教、为人师表”奖,是全国10位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之一。
1991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科技成就奖”,成为该会成立55年来有重大贡献的10名科学家之一。
1991年,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航空工业个人最高荣誉奖——“航空金奖”,成为获此殊荣的10名专家之一。1997年,当选亚太地区材料科学院院士。
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2012年,获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广报全媒体记者贺涵甫 实习生邵文清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