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这批首届毕业生四年本科直接读博,从加州理工到伯克利分校,“拿不到博士才会拿硕士”
上观新闻
除了理科百人,首届“致远荣誉计划”学子还有工科84人,总体上继续深造率达90%,其中半数学生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
上观新闻报道,今天(16日),上海交通大学2014级物理学方向本科生郝笃行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年八九月他就要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深入研究石墨烯。
郝笃行和其他100个同班同学迎来毕业季,他们顺利完成了上海交大致远学院“致远荣誉计划”四年学制。这是2014年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上,上海交大选拔校内前10%理工学生实施的“拔尖中的拔尖”计划。
除了理科百人,首届“致远荣誉计划”学子还有工科84人,总体上继续深造率达90%,其中半数学生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郝笃行这样的“本科直博”毕业生,这些学霸说:“按常规,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才会拿个硕士学位。”
全球顶尖量子信息实验室有了新发现
优中选优,难上加难,也有“末位淘汰”。郝笃行告诉记者,想当年,他们初入“致远荣誉计划”时,全班号称“一百零八将”。而经过四年寒窗历练,有几名同学转至其他院系或专业方向,108人中的101人完成这项荣誉计划。
事实上,致远学院超过90%的学生在读期间均赴海内外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交流实习。郝笃行对钱学森学长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就不陌生。
加州理工叶乃裳教授来到致远学院开设凝聚态物理课,为了出色完成叶老师课上布置的大作业,郝笃行进行了大量背景资料搜索和文献阅读,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中,他深深被凝聚态物理散发的魅力所吸引。在学院支持和资助下,也经过非常努力的准备,他成功申请了加州理工学院高竞争性的访问本科生科研项目(VURP)。
期间,他得以在全球最顶尖的量子信息实验室,学习关于扫描隧穿显微镜的最先进技能,并被一群热爱物理科学、如饥似渴研究的科学家所影响。郝笃行说:“在加州理工的研究,让我碰巧发现了一些石墨烯在基底原子的作用下产生的桥状结构,因此我成功申请了他们的博士项目,会继续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同样对凝聚态现象感兴趣的还有郝笃行的同班同学张怡然,而且他俩将继续在海外做同窗。刚接触量子物理时,张怡然惊奇地发现原来还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没有被解释。比如,他对凝聚态超导等量子行为非常感兴趣,凝聚态实验室里接近绝对零度的奇异现象也让他不可思议。同样,张怡然也成功申请了加州理工学院的高竞争性本科生暑期科研学者项目(SURF),也将前往加州理工继续攻读博士,深入研究拓扑量子计算的器件。他说:“在致远的一个好处是有国际化视野,能够无限地想象。”
目前,致远学院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批国际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精选海内外各学科领域名家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来沪授课者主要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双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海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海外杰出学者比例超过1/3。
拿到多所顶尖学府全奖博士录取函
从郝笃行到张怡然,都是“本博连读”,而且都是海外名校。是不是“致远荣誉计划”的尖子生们“专而不博”,并非“一专多能”?
张嘉恒也是“致远荣誉计划”今年应届生。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用数学方法解决计算机问题产生了新的兴趣。学院一直鼓励跨学科交流讨论,于是张嘉恒大一就和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同学学习编程基础知识、讨论问题,并且利用先修课程完成了程序设计学习,顺利通过转班考试,在大一暑假成功从数学方向转入计算机方向。
之后,由于致远学院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理科专业的低年级课程全面打通融合,让他也和别的同学一样,仅用4年完成本科学业,并顺利拿到多所顶尖高校的全奖博士录取函,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方向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致远学院开放的培养模式和扎实的数理基础,给了我重新认识自我并且超越自我的机会。” 张嘉恒说。
通过视频连线,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向记者介绍,“致远荣誉计划”还将实施2.0版,让好奇心驱动的拔尖学生培养体系再升级。比如,2018年,“致远荣誉计划”工科方向也将进一步整合全校工科优势资源,探索实施“强化基础、通专融合、自主选择、交叉创新”培养新模式,全面打通船、机、电、材等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统一课程安排。前1.5学年与理科平台打通、统一培养,后2.5学年按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分别培养。
截至目前,在这个人才培养特区,加入“致远荣誉计划”的在读学子共912人。同时,经过近两年打造,“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初具雏形,以量子通信与计算平台、能源材料平台、生物分子探测平台为核心,汇集12个卫星实验室,共同构建公共交叉平台,形成由“自由探索实验课”、“高级模拟项目实验”和“致远学者项目”3个阶段构成的自主实验课程体系,从大一起就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前沿科技。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