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探秘4500米深海 中国籍“海马号”ROV实现零突破
东方网
图为海马号详细图解。
海马号完成海上试验验收。
海马号在实验室里进行系统维护、完善,并将正式投入海上应用。
这两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水下环境条件模拟实验室迎回了一个“深海归来的游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他完成海上试验验收后“回了娘家”,此刻正在实验室里进行系统维护、完善,并将正式投入海上应用。
深海装备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是海洋探查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制约我国“开拓深海和大洋”的瓶颈,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甚至海洋权益维护能力和科技的水平。发展该项技术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军事安全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还对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海洋旅游业、深海打捞、救生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装备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面向深海的装备技术水平差距比较大,诸多关键技术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参与国际海洋竞争的能力,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向更深更远的海洋进军的进程。
因此,自主研制实用化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实现装备系统的国产化,摆脱深海装备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4500米深海作业系统”——“海马号”ROV研制是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实施以来最大的单项投入课题。
继“蛟龙号”后又一标志性成果
据了解,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是国际潜水器系列中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水下作业设备之一。ROV可替代水下人员进行海底极端环境下的观察、取样、搜索定位等作业,也可用机械手和专用工具等执行较高强度的海洋调查和水下工程作业,因此,ROV的操作手只需要在水面遥控潜器作业即可。目前ROV已广泛应用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水下油气工程和水下军事救援领域。
“海马号”研制涉及的技术层面繁多,装备有水下摄像照相系统、声纳、作业工具、多功能机械手,并有可更换的、不同功能的水下作业底盘,还具有辅助海底观测网布放维护的功能。相关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我国自主研制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大型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
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各项关键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实现了我国在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对我国深海大型ROV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进程。
来源:东方网 2014.05.14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