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孔海南:洱海守护者

    孔海南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河湖环境技术中心主任。他1983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2000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水环境部担任研究员,期间攻读了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获201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孔海南和他的团队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在洱海获得了丰硕的治理成果。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正逐步重现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三月的洱海清澈无瑕,在“上关风”的吹拂下,碧波涌动,轻吻着岸边的岩石和绿柳。一对新人正在湖边草地上拍摄婚纱照,高原的阳光、波光粼粼的湖水、悠游的野鸭,腾飞而起的白鹭和新人的笑容一起留在了镜头中……

    把“根”扎在大理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我国第七大淡水湖,也是大理市的饮用水源地。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洱海国控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报告,今年3月,洱海水质为地表水Ⅱ类。2012年,洱海约有5个月的水质为地表水Ⅱ类,其他月份为地表水Ⅲ类。

    但有谁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长期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洱海曾在1996年和2003年两次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部分水域水质甚至下降到Ⅴ类。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洱海保护被纳入了水专项的研究范畴,“十一五”期间专门设置了“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孔海南带领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攻关团队,投入到洱海保卫战中。

    其实,早在2008年前,当洱海项目还未立项时,孔海南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大理。他走遍了洱海流域的每一道山脊、每一条旱道、每一个村庄……脚踏实地地走访、科学地论证让他发现,洱海主要污染来自当地的大蒜种植和奶牛散养。“当地农民种植大蒜时大量使用化肥,富含有机物的农田尾水流入洱海;一头奶牛排放的污染相当于30个人的污染量,洱海流域近10万头的散养奶牛带来了相当于300万人口的污染。”孔海南说。

    于是,孔海南和他的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农民种植不用人工施肥的豆类;免费测定土壤成分,即使种植大蒜,也让农民使用配方肥,“缺什么就补什么”,减少化肥使用量。

    奶牛都散养在洱海上游或洱海边,雨水把牛粪等冲入洱海,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于是,孔海南建议当地政府出资在田间建立牛粪存储池,让农户用牛粪代替化肥,既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又削减入湖污染,一举两得;当地政府还建立肥料厂,出资向农户回收牛粪。“当地烤烟厂也把牛粪作为肥料,购买牛粪的钱比当地政府出得还高。原来牛粪没人要没人管,现在能卖钱了,老百姓放牛了就栓个袋子在牛身上,回家时顺便把牛粪都收好带回去,甚至还为了抢牛粪吵架呢。”据孔海南统计,治理前80%的牛粪进入河流和洱海中,治理后,80%的牛粪被收集再利用。

    上关镇兆邑村61岁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他家一共才1亩地,种大蒜年收入1—2万元。大儿子养了3头奶牛,三儿子养了2头奶牛,1头奶牛年收入约8000元。大蒜收成后,施用牛粪再种水稻。“牛粪做肥料,比用尿素省钱得多,效果差不多。5头牛的牛粪还不够用呢。”

    要让洱海水清、岸洁、柳绿、民富

    大理市洱海流域绝大多数村落、农田、畜禽粪便及旅游服务场所产生的污染基本上都会进入河道,继而汇入洱海,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由于污染源分布面积广,治理起来非常困难。孔海南认为,当务之急是控制洱海的几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而位于洱海北部的罗时江就是“十一五”期间着力点之一。

    罗时江是洱海北部上游一条入湖河流,年径流量为1亿立方米左右,占洱海入湖水量的13%,河两岸分布着众多村落和农田,农田径流、村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构成了罗时江的主要污染源,“十一五”水专项洱海项目开始之初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水平,是洱海重要的外来污染源之一。于是,孔海南带领项目团队以罗时江流域为核心示范区进行了面源污染控制、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湖滨与缓冲带建设以及湖湾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并开展了工程示范。

    记者在李大爷的农田边就看到有一条长长的水泥砌成的沟渠,把农田尾水收集起来,不直接进入罗时江,引至河口湿地种植空心菜、薄荷、水菖蒲等;河沟两岸用红柳木做成透水的生态堤岸,种植柳树、风车草等,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通过工程示范,罗时江入湖河口水质主要指标总氮和总磷的年均值从2006年的2.08毫克/升和0.12毫克/升(地表水劣Ⅴ类)降低至2011年的1.12毫克/升和0.06毫克/升(地表水Ⅲ类),水体透明度也从原来的0.5米提升到3米以上,水质的改善使洱海沙坪湾的生态从原有的又黑又臭,变成了植被丰富、风光旖旎的旅游点。

    “我们提出洱海要变得‘水清’、‘岸洁’、‘柳绿’,孔教授又补上了‘民富’。孔教授认为,只有让农民生活改善了,经济状况好转,环境保护才会真正有成效。”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大理州环保局局长尚榆民说。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还要与社会“友好”。这种“尊重”和“友好”体现在洱海项目的每一部分设计上。孔海南和他的洱海项目组认识到,环境治理不能一直靠政府输血,因此专门设计了“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如何在洱海环境治理的同时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孔海南正是这样用学者的远见和智慧呵护着洱海的水域环境。

    守护洱海一生无悔

    “除了在北京和国外参加重要的项目和学术会议,孔教授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大理,在洱海边。当学校有课时,他也是每周在上海和大理间往返。我们项目组很多人也都如此。”孔海南的同事向记者介绍说。

    然而,孔海南患有较严重的心脏疾病,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对他来说是个严峻挑战。尚榆民等人也记忆犹新,2006年,当孔海南第一次和大理州政府官员讨论洱海治理的理念和技术思路时,就中途昏倒了。

    “当时大家非常吃惊,马上派人派车把我送回来了。我的家人都不知道。我想如果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承担洱海项目,估计年轻老师也很难承担起这个项目。另外,我总觉得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再困难也不愿放弃。”孔海南多次往返大理后发现,“我不能频繁地从高原到平原,从平原到高原,这也是我在大理一年要呆上200多天的原因,我的身体不适合上下跑。”

    但在2012年,孔海南的心脏病变得严重了,原本一年发病三四次,2012年6、7月后就经常发病。尽管医生多次要求其住院治疗观察,但孔海南一直坚持到9月洱海“十一五”水专项课题验收结束后,才被紧急送回上海住院治疗,进行了两次大手术。

    手术后,孔海南身体情况还不是很好,但他依然惦记着他的洱海项目。当他得知大理州即将开展新一轮的洱海治理工作时,于是再次奔赴大理,为当地300名领导和治理人员开展有关湖泊治理的讲座。

    “医生告诉我,如果在大理感觉不适就赶紧回来。我老伴不放心,陪我一起去。我去大理就发现自己不舒服,呆了3天,会议结束就回上海了。”孔海南惆怅地说。

    孔海南不仅为上海交大的学生上课,他还是大理学院的客座教授。现在全国有17个科研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奋斗在洱海治理的第一线。但孔海南认为,外来的和尚不能永远在洱海边“念经”,治理和保护洱海必须依靠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至关重要。

    “我的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都和水打交道了。”孔海南曾这样向大理学院的师生介绍自己。让孔海南高兴地是,他在大理学院开讲座时,有300多名学生来学习,甚至还有很多老师。

来源:《科技日报》 2013.04.03 第5版

记者 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