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钱永刚揭秘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始末
2012年08月20日
责任编辑: 刘静静
解放网
今天上午,“钱学森又来到我们身边——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始末”的专题活动在上海书展举行。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长子钱永刚和钱学森图书馆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钱学森图书馆负责人张凯现场为大家揭秘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始末。
很多人都会问:“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大有一个,在西安交大也有一个,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钱永刚表示:一般以名字命名图书馆是在这个名人走了以后,才办的事。1996年钱学森先生还健在,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呢,这里面藏有很多的故事。西安交大的钱学森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以健在科学家命名的大学图书馆。而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更是一个纪念馆。与国内大多数人物纪念馆采用的编年体陈列方式不同,钱学森图书馆的成列内容以专题体编排,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等4个部门。
钱学森图书馆负责人张凯则在现场向大家介绍到,整个图书馆最贵重的,就是伫立在核心区域的一枚中近程导弹实体,墨绿色的外壳上,还清晰地写着口号。“这是由第二炮兵部队特别赠送的,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据悉,在1966年由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实施的“两弹结合”试验,就是使用这种改进型中近程导弹将核弹发射到指定区域爆炸。这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一次在本土实施的“两弹结合”试验。
在现场互动环节,上海交大学子提问:由于上海交大和钱学森的渊源,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内有无收藏纪念品和文物。
张凯回答到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获得了钱老家属的支持,比方说钱老在交大毕业的中英文毕业证书,现在就在馆内陈列着。钱老获得的勋章、读过的很多书和手稿也在馆内,钱学森图书馆的珍贵藏品如数家珍,有些已经展示出来了,还有一些正在进行梳理,通过一系列的整理稍后会尽快和大家见面。目前展出的已有1万5千件。
作为一座国家级的科学家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自正式建成免费开放以来,观众参观踊跃,社会影响逐步凸显。
作为1号讲解员的钱永刚先生,也会当起义务讲解员,讲述钱学森教授一步一步从负笈求学、矢志报国,到航天建功、成为科学楷模的人生历程。
-
媒体链接
史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