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医学院杨立、邹雷家庭追求教学的丰富与准确

杨溢、邹雷、邹添、杨立(从左至右)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一个教师世家,超过四代人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他们就是杨立、邹雷、杨溢、邹添一家。 杨立,是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2003年8月,他放弃日本著名企业终身雇员待遇和主任研究员的职位,选择回到上海交大当一名普通的老师,这已是他第二次选择做老师,出国前他已做过10年大学教师。他始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作为教授他坚持每年为研究生、本科生甚至中学生上课。杨老师上课的特点是书本上详细的部分一般略讲,对于课本上一带而过的东西往往不轻易放过,而对于课程内容中还有争议的地方则又会详细讲解。至今,他所带的研究生中已有15人次获得国家优秀奖学金、1人获得首届交大优秀博士论文奖。同时,杨立教授认为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保鲜剂。他常说,科研可以改变你对“犯错”的看法,同时也培育你的勇气,科研的经历可以让你的教学更加丰富、准确。   

杨立的妻子邹雷,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思政教师,同时担任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闵行综合科科长。她承担着一名辅导员和教务员的双重职责,用智慧和心血践行着立德树人的庄严承诺。为了让在闵行校园学习的医科生尽快熟悉专业课,她和闵行综合办的老师在2010年创立了“大医时间”讲座,邀请王振义等院士和名家走进大一新生中,讲述他们的医学人生故事。今年,她又参与策划落实了《健康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邀请世界卫生组织资深官员等授课,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   

“我的曾外公、爷爷、奶奶都是教师,一幅无锡市政府赠送的‘教师世家’匾额一直珍藏在家。”杨立和邹雷的儿子杨溢说,受到良好家风的影响,他从一个青春少年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医者,对于教育坚守的情怀已流淌在血液里。2008年,他考入了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求学期间,他曾获全额奖学金赴巴黎留学,并取得法国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他通过选拔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附属医院担任心脏外科外籍住院医师,以第一助手身份参与了200余例心脏手术,还获得数例主刀心脏手术的机会。2017年,杨溢终于获得胸心外科学博士学位,并作为一名教学医院的年轻住院医生,将自己的临床知识、成长经历及留学的收获无偿地分享给学弟学妹。有趣的是,他的弟弟邹添从交大附中毕业后也选择了留学之路,他说:“我们家的家风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前辈的优良品质绝不能在我手里‘失传’。”   

来源:《新民晚报》 2017.11.30 第9版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