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交大智慧
上海交大沈沫副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2025年07月16日
责任编辑:王逸腾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沈沫副教授在文学专业期刊《哲学研究》(2025年第3期)上发表论文《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演进——以文人绘画为例》。
【论文摘要】
论文提出中国古典美学与哲学同根同源,两者存在一些共通而重要的论题。钩沉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其中发生的重要变化大体有五次:其一为以形写神,即本于形相而重于传神,并由人物之神推演至山水之道;其二为诗画一律,以水晕墨章将文人的画意与诗心沟通为一;其三为度象取真,以气质俱盛为山水图真之要;其四为格物穷理,强调观之以理而尽物之性;其五为凝心成境,心契境象而由瞬间转入永恒。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每次变化皆催生了艺术理论创新和创作播迁,使中国古典美学呈现出跨时代的审美观念变革、成脉络的美感经验变迁和可意会的审美精神流变。历经得形、得神、得意、得真、得理、得性、得境的跨朝代、层累式演进,文人绘画从画工的精专之技,一变而为文人的游心之艺,实现了对超越之道的显现。
【作者介绍】
沈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教轨副教授。研究专长:中国古典美学、中国艺术哲学、性别诗学(才媛诗学)。
人文学院
文科建设处(智库中心、智慧人文社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