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交大智慧

国内首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状况评估专著《南极罗斯海生态系统》正式出版

近期,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以下简称“极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等单位的一线极地科学家合作撰著的《南极罗斯海生态系统》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纳入“南大洋生态系统丛书”。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秦岭站所在的南极罗斯海区域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生物资源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海域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建议,以期提升我国在极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国际公约履行方面的基础支撑能力,是国内首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状况评估专著。

微信图片_20240604094737.png

该书是上海交大和极地中心携手合作、共同践行“部部共建,科教融合”的成果,彰显了双方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紧密合作。海洋学院多位师生担任该书编委会成员,其中院长周朦教授和极地中心罗玮研究员共同担任主编,张召儒长聘副教授、张瑞峰研究员、冯媛媛副教授、曾聪副研究员和曾旭助理研究员担任副主编,苏纪兰院士、Walker Orson Smith 教授担任咨询顾问,多名博士后及研究生参与编著。

未命名.jpg

南极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型海湾,位于南极维多利亚地与玛丽伯德地之间,其南侧毗邻南极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其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食物网完整,是南大洋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罗斯海的碳吸收率很高,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书全面展示了南极罗斯海生态系统状况,包括海洋物理过程、常量营养盐与痕量金属、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生物种群及生物资源状况、保护区的状态、观测与评估中存在的不足等内容。可为进一步判明南极罗斯海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工作中的认知空白或不足之处提供参考。该书不仅可供极地科学工作者、极地科考人员、极地政策管理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对极地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感兴趣的大众阅读。

苏纪兰院士认为,该书系统评估罗斯海生态现状,将搭建起一个有助于科学界、政策管理方及社会大众等各方充分了解罗斯海的桥梁,将为我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后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未来更好地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