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交大智慧

交大智慧助力杭州湾北接线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治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进一步审议修订,城市声环境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心和关注,对噪声污染的把控也越来越严格。“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首次将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

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高速公路于2020年初正式通车,作为宁波港物流集散的主要高速通道,车流量持续增加,且集装箱、挂车占大多数,通行时间昼夜不停,对周边居民的噪声污染超出预期。周围居民多次针对该高速公路投诉反映噪声污染问题。在当年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巡视中,翁村段的噪声污染问题被列为重点督查项目。

为了解决高速沿线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嘉兴市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经多方考察后,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从事环境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的蔡俊团队,技术指导现有道路声屏障的提质改造工作。

image001.png

交大项目成员

从2020年9月第一次实地踏勘以来,团队成员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效果预测和方案比选,最终提出了现有声屏障顶部降噪改造、伸缩缝局部包覆修正和声屏障设置延长的综合降噪方案。2021年3月通过了嘉兴市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的方案专家评审。经多方沟通协调,改造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并于5月底完工。其中,交大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嘉兴高速翁村段的实际噪声特性,通过仿真建模和野外远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声屏障顶部降噪结构的工程化设计和性能优化,保证了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

制约声屏障降噪性能的不是声屏障本身的声学性能,而是发生在声屏障顶部的声能绕射。为此,由交大自主研制的顶部降噪结构只是在原有声屏障结构顶部安个“小帽子”,就能实现原有声屏障降噪性能的有效改善。这是因为这个“小帽子”不仅能吸收绕射的声能,而且将单向绕射的声能扩散到整个空间中,使得屏障后区域的声能量大大降低。该自主研制的声屏障顶部降噪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针对设计和效果显著等优点。实施后声屏障的降噪提质效果达到5-7dB,敏感点夜间环境声级由改造前的58-60dBA降到改造后的50-51dBA。

image003.jpg

实验室现场研究照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image005.jpg

自主研制的顶部降噪结构的远场效果测试

image007.png

现场测量

今年9月,该项目进行了改造工程的闭环验收,改造效果得到了参会的市、区、镇和村代表及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中央环保督察项目的噪声污染问题投诉也得以最终撤案。在解决翁村路段扰民问题的同时,本项目还有丰富成果产出,包括已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编标准1项。

image009.jpg

完工后的声屏障改造现场

image011.png

感谢信

image012.p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