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记忆

交通大学新老校门 变迁中见证历史

交大记忆

[编者按]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今日的交大源于那些被铭记至今和默默奉献的昨天,而无论震撼或平凡,都值得记取和思索。走进交大记忆的长廊,回瞰那些通往此刻的真实和感慨,注目历史,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

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张杰在主题演讲中,用闵行校区三座校门的故事唤醒新生心底的梦想,寄语2014级新同学以全球视野观世界,博闻通达;以家国情怀济天下,博雅厚德;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博学明道。本期“交大记忆”以之为契机,为您讲述徐汇校区主校门和闵行校区思源门的由来、变迁以及它们对于交大的意义。   

1896年,苦难深重的中国,在上海徐家汇(现上海交通大学的徐汇校区)南洋公学诞生了,那时南洋公学是交通大学最早的校名。建校时学校主大门选定在校园的东边,一百多年来始终未变。大门对面隔条马路就是法租界,“租界”就是半殖民地。交通大学是在华界,从校门天天望见这片被他国侵占的领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也天天燃烧在交大师生的胸膛里。感谢当年的决策者不把校门选在南向的虹桥路上(现在的广元西路),要知道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总是把大门设置朝南的方向。那时的校门采用了中国牌楼式的木质建筑结构,明示了这是一所中国人办的公立大学。随着时代的前进,校门也不断拆、建、修。在20世纪30年代基本形成现在的建筑式样,但也有一些变化,如加高屋顶,改泥瓦为琉璃瓦,增加了灯光等等。1998年华山路拓宽,构成校大门一部分的校园桥(虽然河早已干枯,桥仅剩了栏杆和桥头灯)也只好割舍。学校重置了两座象征性的汉白玉的桥头灯柱,尚可依稀追寻几十年来留下的文化踪迹。校门外的地坪,花岗岩代替了泥砖和混凝土。由于校门外两侧象征中国人民贫困的棚户住房被拆除,这使得交大的校门在上海徐家汇宽阔的华山路上更加明亮耀眼地凸显在世人面前,恍若“换了人间”。   

徐汇校区的校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就是这座校门,交大的爱国革命师生冒着生命危险与门外要来抓人的反动派装甲车、荷枪实弹的军警对峙;就是这座校门,曾被日本军队的铁蹄闯入,侵占校园,一度成为侵略军的占领区;就是这座校门,最早迎接了解放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解放军指挥解放上海战役的临时指挥所之一。还是这座校门,每年要迎接成千上万的学子来交大求学,每年送走成千上万学成的人才走上建设岗位。还是这座校门,迎来一批又一批教授专家,社会贤达,企事业家,党政首要,还有海外侨胞,外国友人的访问、讲学。   

1987年,上海交大经国家批准在上海闵行区兴建闵行新校区,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闵行校区的占地面积几倍于徐汇校区,是交大希望所在。校区大门这次按照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选择向南开设。闵行校区南临东川路,内侧有一条东西流向贯穿黄浦江的内河。水在上海市区太宝贵了,学校决定保留这条河,因此要造一座桥。但校门如何处置?作为一个难点放在学校主事者面前。门与桥都要反映时代的特点和交大的未来,也可借鉴国外不少著名大学没有校门的布局。在立意没有想清楚时,先不要乱建,造起来感到不妥,再拆再建至少是浪费。但桥是一定要造的。   

学校请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市政院建筑师提出了八个方案,经过听取各方意见,选定了现在建成的方案。这座桥采取了两根从桥南侧向空间拱起的弧形钢筋混凝土拱梁,在空间合为一根,落在桥的北侧。这是建筑师的创新构思。桥为学校带来了新意,在河面不是太宽的内河上没有看到过这种造型的桥,于是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有的说桥展开双臂,象征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的说桥张开了双臂欢迎年轻的同学和朋友们;有的说桥流畅的曲线展示着古老交大的青春活力,曲线也表达了交大的前进里程;有的说透过桥的曲线结构,看到广阔的校园和高高耸立的国旗,一股爱我中华的感情就会涌动……   

桥建成后广大师生和主事者都认同了,也没有人主张再建一座校门。桥就是门,门就是桥。如果说中国高等学校没有“实物门”的主校门可能就数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大门了。但是还有一个校大门的保安接待功能,这座桥没有解决。于是主事者决定在桥南,外侧建一个小岗亭,有电话,使校卫队值勤时能躲风避雨。校门名牌也突破了老的格式,设计了一块很小的横写的铜质校名牌,落在桥中间。自那时起,闵行校区的大门成为交大走进新时代的象征之一。   

(摘编自《风雨交大》一书中“大学的校门”,该书由上海交大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作者为上海交大原副校长范祖德)   

相关阅读张杰校长在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