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笔谈

陈钢:足球是青春与生命的呐喊

学者笔谈

  ■ 已经走过了24年的“希望杯”足球赛是我们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专业的比赛组织,整齐统一的装备,职业也敬业的裁判员队伍,给全校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足球技术、享受足球乐趣的出色平台。

  ■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教授体育课时应该是一个结合体力与智力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锻炼特点,同时也要传播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专项知识。

  ■ 学生的存在是老师的全部的意义。我始终信奉这一点,不管是足球课的教学,还是裁判课的教学或者是在校足球队的比赛、训练中,我都坚持一定要用心、用情对待学生。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坚持认为,在足球里,一定有一种更高意义的追寻,这样我们在奔跑中,在汗水中,在伤痛中,在欢呼中,才有了关于足球与青春,乃至与生命的对话。

  在交大,“希望杯”足球赛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去年的5月23日,当张杰校长在南区足球场主席台上,将象征交大足球最高荣誉的希望杯奖杯颁发给冠军球队的那一刻,恐怕是无数交大喜欢足球的师生们最高兴的时刻。已经走过了24年的“希望杯”足球赛是我们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专业的比赛组织,整齐统一的装备,职业也敬业的裁判员队伍,给全校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足球技术、享受足球乐趣的出色平台。在其中,有喜怒哀乐,有拼搏有汗水,也有懊悔和遗憾,更有一个交大学子在大学生活一段激情难忘的回忆。

  但是这样出色的校园足球比赛却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一年年的积累组织经验,一次次的提高完善比赛流程,其中有太多的弯路和与之伴随着的收获,这也是我对于校园足球倾注很多心血的地方。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全世界无数人沉浸在足球的世界,乐此不疲。但是说到中国足球,或许是很多人心头一道五味杂陈的伤疤。可喜的是,这几年中国足球在复苏,中国的职业联赛也在一天天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我和一群喜欢足球的交大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所努力的,就是让最纯粹最快乐的校园足球在交大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让交大喜爱足球的师生们都能体验到足球运动的魅力,享受其中的快乐。

  一段苦乐参半的体验

  从我1998年进入上海交大体育系工作以后,便一直承担着学校本科生体育课程足球专项班的教学工作。在这十多年的足球课教学经历中,可谓是喜忧参半。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教授体育课时应该是一个结合体力与智力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锻炼特点,同时也要传播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专项知识。尤其是对于足球这项运动而言,个人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是一方面,而团队的技战术配合、阅读场上比赛的能力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把这样的原则始终贯穿在教学中,这么多年来,让我感觉最开心的是交大学生对于足球的热情一直高涨。每天下午,在南区足球场有数百名同学在狭小的场地上踢球,他们不嫌场地局促,快乐的享受足球,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大多数人的足球基本功还较差,这在教学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一直在强调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我告诉学生们如果没有掌握好的基本功,谁也不可能赢得一场足球比赛。同时,我还强调团队配合,足球比赛是一个团队比赛,每个人都只是团队的一份子。但是,足球课上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学院,他们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且每周只有一次在我的足球课上配合,所以很难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也是我一直力主办好学校里面各项足球比赛的原因,在他们的各个学院组队参赛的球队中,既能因为比赛需要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技术,也能在一个有凝聚力有组织的球队里培养相互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去与自己的队友沟通协调一些技战术打法,去和对手斗智斗勇相互比拼。我想这已经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范畴,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能够从足球运动中获得强健的体魄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是一件比在一场比赛或是一次杯赛中赢得胜利更加重要的事情。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大影响,每每想到这些,也会让我办好交大校园足球的想法更坚定。

  学生是老师的全部意义

  学生的存在是老师的全部的意义。我始终信奉这一点,不管是足球课的教学,还是裁判课的教学或者是在校足球队的比赛、训练中,我都坚持一定要用心、用情对待学生。交大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生,他们有很好的理解领悟能力,与他们的相处使我感觉到这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或许他们的足球技术基础不好,或许他们对于技战术的理解还不到位,或许他们的裁判能力还有欠缺,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耐心地去指导,去把我自己所知道的、这么多年以来所积累的东西慢慢的教授给他们,他们一定能有所提高。而在教学中,甚至会有学生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会让我有所思考,让我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所以在我看来,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其中不仅仅是我教授他们知识,同时也会收获学生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交大的老师,我教授他们足球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给他们传授作为一名裁判的经验。另一方面,作为朋友,我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鼓励他们迎接挑战。每逢节假日,当手机里学生们祝福的短信息响个不停的时候,心中是非常甜蜜的。我始终相信,教师和学生该是一辈子亲密的朋友。

  我想和我的学生们保持着一个和谐的关系,不仅仅是我体育课上的学生,还有许许多多参加校足球队、在交大足协这个社团贡献力量的同学。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奉献,交大的校园足球也不会开展的这么顺利,很感谢他们的付出。我想我们要共同继续努力,去把我们在做的事情做的更好。

  校园里能走出优秀的足球裁判

  作为一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我每年会执法很多场足球比赛,活跃在中超、中甲等职业联赛的舞台上,同时我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教好我的足球专项课,带好校队的训练。因此,日常的教学和裁判工作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依然坚持开设足球裁判的选修课程,教授给更多的同学裁判知识。我想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想让交大更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裁判知识,加深对于足球的理解。不管是看球还是踢球,如果你深入的了解了足球竞赛规则,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见解,能看懂球场上别人看不懂的内容,踢球的时候也能更好的阅读比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是足球,从事任何一项工作之前先系统深入的了解规则,我觉得是一件有极大裨益的事情。而第二点原因,是因为要办好交大的校园足球需要一些对裁判感兴趣的交大同学去从事足球裁判的工作,为我们的校园足球比赛提供裁判服务。同时我也看到,在交大的学生中可以并且已经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足球裁判,交大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心理调节能力出色,同时较好的英语水平也十分适合足球裁判的工作,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中一些优秀的学生裁判员能够走出交大,去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而我要做的,便是把我多年来的裁判知识和经验尽可能的传授给他们,也把我参加国际足联、亚足联、中国足协等裁判培训的资料给他们分享,给他们更多的渠道提高自己。

  事实也是如此。让我很自豪的是,我已经成功地培养了18名国家一级裁判员,63名国家二级裁判员和超过百名的国家三级裁判员。前几年还有一位机动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去日本发展,凭借在交大所获取的裁判知识在日本足协注册并且成功执法过日本天皇杯的比赛,我想这些都是我这些年努力的成果。我觉得在交大的校园里普及裁判知识、培养裁判人才,也算是我为足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做出的一点贡献吧。

  让校园足球演绎未来

  对于交大的校园足球,我虽然做到了很多,但也有很多我想做,还没有做到的事情,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未来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发展交大的校园足球运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年,在我指导下的上海交大足球协会一直在努力地在交大的校园里推广足球运动。我们举办了适合不同学生参加的“希望杯”“致远杯”“新生杯”足球赛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五人制足球赛,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作为交大最重要的足球赛事“希望杯”足球赛到今年已经是第24个年头,每一年我们都试图做的更好。从5年前的甲、乙级改制,到去年引入赞助商,通过球衣赞助和赛后抽奖的形式更好的包装比赛,到今年给所有参赛球员发放球衣装备,我们的“希望杯”比赛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去年张杰校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观看了一场四分之一决赛和为最后的决赛颁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比赛、关心比赛。我想这样的品牌赛事对推动交大足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院开始对自己的足球队有更多的投入。

  要做的当然不仅仅是办好交大的校园足球赛事,普及足球文化,让更多的交大学生开始关注足球、参与足球、热爱足球。从我了解的情况,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宿舍里的玩电脑游戏,或者在网上消耗时间,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是不健康的。交大的学生都正值青春年少,朝气是年轻人最重要的气质。我希望通过推广足球,能让他们喜欢上足球运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把课余时间合理的安排好,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锻炼身体。如果把交大的校园足球做好,那么更多的学生就会有一个平台去通过足球锻炼身体,甚至也能从中实现自我。

  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去年5月底在我的努力之下,我把上海足球四国邀请赛的一场比赛争取到交大的光体举办,当时阿内尔卡这样的巨星在光体的草皮上出现的时候,交大的学生都为之疯狂,争相一睹球星风采。看到这些,我想以后还要争取更多这样的高水平比赛到交大来,为交大校园足球升温。不过前面的路上困难还很多,如何更好的推广包装我们的“希望杯”比赛是一个难题,去年出色的赛事组织也让我们陷入了如何将比赛办得更好的思考之中。除此以外,交大的足球场地资源还较为稀缺,每天下午,南区足球场往往人满为患,可是却没有第二个足球场去分流这些想踢球的同学。在去年我已经让足协的同学去发放调查问卷,并且向校领导汇报情况,争取到了新球场的用地,并设计了南洋足球公园建设计划,可是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更多的努力。不管怎样,我和很多热爱足球的交大同学都在这条路上奋斗着、坚持着,让交大的师生们能够享受到最纯粹的校园足球的乐趣是我最大的心愿。

  足球是青春与生命的呐喊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足球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再往远一些说,它可以增进体质,演绎竞技精神。茶前饭后、课上课下、从早到晚,人们谈论的话题,仿佛永远都是球星与球队。我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聊足球,看球赛,一起评“足”论“球”,一起在球场上热情奔涌,一起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明星梦。

  作为裁判,我是一场场比赛的见证者和欣赏者。在无数的比赛中,我看到队员们的拼搏汗水,看到球迷的执著狂热,看到了个体生命与竞技精神的交融辉映。其实,裁判也并不仅仅是竞技规则的执行人和监督者,他更应关注技能和规则之外的东西,尝试用心去感受每个队员对足球的理解和体验。一场竞技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员对足球的真挚情感和平凡梦想,足球的魅力就在于此。

  所以,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坚持认为,在足球里,一定有一种更高意义的追寻,这样我们在奔跑中,在汗水中,在伤痛中,在欢呼中,才有了关于足球与青春,乃至与生命的对话。其实,足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健康锻炼与价值认同、激情交织与心灵呼唤、内心渴望与生命探寻的过程。它无关比分多少,无关输赢胜负,无关声誉排名,它只关乎因运动而澎湃的青春,因竞逐而怒放的生命。

  学者小传

  陈钢,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讲师,国家级足球裁判员、国家一级运动员,现役中超联赛裁判员,上海市大学生足球协会裁委会委员。

  陈钢长期担任校学生体育总会副秘书长职务,组织策划了“希望杯”、“致远杯”、“新生杯”等校内各项足球赛事,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发展。一直担任校足球队主教练职务,率队多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赛冠军等好成绩。曾在2007年入选交大报优秀“交大新星”青年专栏,200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凯原十佳教师”的称号。

  陈钢多年来一直都活跃在中国职业联赛的赛场上,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项足球赛事的裁判工作,有着丰富的执法经验,对足球裁判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很深的理解。参加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国际足联裁判员培训班,同时获得优异证书。2012年赴韩国执法韩国国家联赛,现任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主裁判,并获得2012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金哨”称号。

  先后在各类体育期刊发表过《浅析足球比赛中有利条款的合理》、《对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培养研究》、《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普通高校足球课新模式研究》等文章。

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