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笔谈
张耀辉:高校应重视实用写作课程的教学
— 学者笔谈■ 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是他们整体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 我们不能要求每位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写作能力,但是,我们要求大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实用写作能力。
■ 我们希望学校创造条件,争取有更多的专业开设实用写作课程,并争取能在近期将实用写作列入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实用写作能力是衡量高校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是他们整体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符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研究成果有目的地表达出来的一种精神劳动。人类的写作活动,主要分为文学写作与实用写作(也称应用写作,下同)两大类。文学写作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获得审美的享受。实用写作是作者为了解决个人或社会的实际问题而写的。一封书信,沟通了彼此的信息;一份起诉状,向法院提出了诉讼的请求;一篇总结,对前一时期或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地回顾;一份会议纪要,传达了会议的情况和要求;一篇学术论文,表达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比起文学写作来,实用写作与我们大学生的关系更密切,我们人人都要用到实用写作。
有人说,高等学校不是培养作家的场所,我基本上赞同这种说法。作家应当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培养,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能成为作家(当然,如果能出几个作家,那更好),也不能要求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写作能力;但是,我们要求大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实用写作能力。高校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如何,这是衡量他们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高校学生实用写作水平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实用写作的总体水平如何呢?《新民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江苏省人才市场在举办一次招聘会时,拿出10个岗位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其中,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有十几张。招聘人员事后说,他们当时决定,如果这名女生笔试通过,就可以录取。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笔试中,有一道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头。据了解,参加考试的八十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
这则报道所提到的事例,绝非偶然。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实用写作的水平普遍不太令人满意。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有相当数量的考生不会做《申论》中的作文题;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写出的公文却不合规范;学习理工科专业的,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写实验报告、科技报告、科技情报、科学小品等科技应用文;在高校团委、学生会任职的学生干部,有不少人不会写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讲话稿、述职报告等实用文体;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会写求职信的也大有人在。笔者最近几年每年暑假都要参加检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我们发现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不会写论文的摘要,参考文献标注不合规范,不会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等等。
国外著名高校实用写作课程开设的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实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我们对实用写作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国高校,20世纪80年代以前,都不开设实用写作课程。8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开设了实用写作、应用写作(或叫科技写作、公文写作、司法文书写作、医学应用文写作等名称)课程。但因限于师资等条件,有些高校并未开设这类课程。
在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其通识课程体系中都列入了写作这门课程。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非常重视撰写研究课题、课堂讨论,非常重视写作和表达。据我校高等教育研究院刘少雪教授的《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一文提供的资料:美国的几所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斯康辛大学、伊里诺斯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校,其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技能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两大类别,而在技能性课程中,都设有写作这门课程。美国高校的这种课程设置,是有其道理的,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在西欧与日本,整个社会都很重视写作。在日本,不仅应聘经理要考一篇作文,陈述你对怎样做才能提高本公司的技术水平这一类问题的见解,而且有些单位在招聘工人、店员等职务时也要考作文。如果书面表达能力差,就常常会在生存竞争中失利(参见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16页)。所以,他们的各类学校也都很重视写作课程的教学。
对如何教好实用写作课程的思考
实用写作课程很重要,但又比较难教。因实用文体非常重视写作的格式,教得不好,会使学生感到十分枯燥。因此,实用写作的任课老师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笔者在1991年曾总结了实用写作的“三十二字”教学法:理论开导,例文引路;少讲多练,师生结合;正反比较,举一反三;反复练笔,熟以生巧。“理论开导,例文引路”,就是说我们在讲各种实用文体写作时,先要讲一下应该怎么写的理论,然后给学生介绍、分析几篇属于这一文体的例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范本,让学生对这一文体有个具体的感受。“少讲多练,师生结合”,这是说实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少讲那些空洞的理论,而将主要精力花在写作训练上,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反比较,举一反三”,就是说我们不但要给学生讲正面的范文,还要给学生分析那些写得失败的有缺陷的实用文,使他们不但知道应该怎么写,还知道不应该那么写。“反复练笔,熟以生巧”,这强调的是写作训练,要学好实用文写作,一定要多写多练,写得多了,才能掌握实用写作的规律,得心应手地写出各种实用文体来。
应有关单位的邀请,笔者最近几年在吉林、杭州、深圳等地举办的全国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师培训班上,作过一些关于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改革的辅导讲座,介绍了案例教学法、设定情景法、讨论纠错法、差异比较法、课堂延伸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全国的同行一起切磋交流,颇受启发。
对如何学好实用写作的建议
限于种种条件,我校目前只有少量的专业开设了实用写作课程。我们希望学校创造条件,争取有更多的专业开设实用写作课程,并争取能在近期将实用写作列入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在目前的条件下,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实用写作。
自学首先要选择一本好的教材。目前书店里供应的实用写作教材,多达几十种,但良莠不齐。有些教材,过于陈旧。如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发〔2012〕14号)这一重要文件,对党政公文的处理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但目前市场上的教材,
讲到公文写作时还是原来老的一套,这显然是落后于形势、不符合当今的要求了。有些教材,不注重训练,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这样的教材我们学了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能选择与时俱进、注重实践、有利于能力培养的优秀教材来学习,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写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要写好一篇文章,不是光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就能奏效的。一篇文章,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字等各方面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所以,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提高实用写作能力,还必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中的语法、逻辑、修辞知识和写作知识,严格地进行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的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运用文字的水平。联系实际、勤写多练是我们提高实用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鲁迅先生当年在回复文学青年的信中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致赖少麒信》)
我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预备写作,又要训练一副熟练的手腕。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写作漫谈》)
这的确是他们的经验之谈。要学好实用写作,一定要多读范文,多做练习,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在写作训练中,着重培养我们朴实的文风,准确、简明、得体的语言。练得多了,便会熟能生巧,写出各种符合要求的实用文体了。
学者小传
张耀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校教学督导,校通识教育模块专家组成员,中国写作学会顾问,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顾问,高等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理论与儿童文学理论。已发表论文《宋庆龄与儿童文学》、《鲁迅与儿童文学》、《郭沫若与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对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影响》等百余篇,出版有《叙事文体技巧论》、《写作学引论》、《文选与写作》、《文学名言录》、《巴金和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师谈儿童文学》、《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实用写作》、《简明应用文写作》、《简明财经写作》、《应用文写作训练》、《大学应用写作》、《文秘写作》、《行政文书》等数十种著作与教材。曾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上海市育才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