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是上海交通大学改变了我”

——记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平教授

校友风采

  “这些年来,每每和我的同事、学生谈及‘人才培养’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总是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大学本科四年可以改变一个人。”27年来,杨平教授一直很感谢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赋予他的改变。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面对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评估,比较上海交大和电子科大这两所211、985重点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之处时,杨平教授提到了交大的三个优势:一是交大赋予了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二是交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三是交大在本科毕业设计上保持100%与老师科研项目的结合。也正是这三大优势改变了他。他希望依托自己的工作平台,把这种优势继承和发扬下去。

  强化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

  2006年交大110周年校庆时,杨平教授和他的同班同学们回到了20多年前朝夕相处、20多年间时时惦念的母校。回顾各自的成长经历,在交大学习期间积累的学科功底对他们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大非常重视数理基础,学科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实。”杨平教授至今还记得交大编写出版的那本数学分析习题集,“里面的题目难度很大,我们那时考试的分数虽然有时只有七八十分,但是这个分数的含金量很高。”那不服输的口气和神情,仿佛让人置身于20多年前。

  本科毕业回到四川,在那个研究生属于稀缺资源的年代,他顺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深造。而今,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他把“学风、教风”看得很重。他的办公室紧挨着相关任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办公室及专业教室,他随时可以和老师、学生进行沟通。

  硕士毕业后从教20多年,杨平教授作为学校机电系统计算机测控理论与技术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九五”规划教材1部、讲义2部。针对国内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对松散的通病,他发起成立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小组,除了配合学校研究生院层面的查课之外,他和他的工作小组还自检学院教师上课情况,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反馈自检情况。“这两年学校、学院抓学风、师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成都有这么一个笑谈,说一些社会人员在选择院校考文凭时,见到电子科大就望而生畏,觉得要拿到科大的文凭难度相对要大一些……”

  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从在交大迷恋机电专业开始,到后来在四川大学攻读研究生,再到学科带头人,20多年来,杨平教授一直从事着计算机测控领域的应用研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交大不仅给了我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锻炼了我灵巧的双手”。杨平教授如是说,“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经费还比较有限,但是那时交大却格外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氛围,重视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我记得当时有一名副教授专职带我们做实验,我们做模拟电路实验时所用的面包板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教授常常采用‘移除部分电子器件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

  谈及如今的大学生对实验不重视的现象,杨教授十分感慨,“确实存在问题,就拿实验报告来说,现在的学生是千篇一律,相互参照,我们那时实验报告可自由发挥的程度很大,谁都不愿意参考他人的,报告纸一页一页写得满满的。”面对这些不同自己往昔的年轻学子,曾屡次获校优秀教师奖的杨平教授的观点比较客观,“也许他们身上没有我们当年的刻苦和坚韧,但是他们身上有我们所没有的无穷的创造力和开阔的视野。我们的教育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因势利导。”这些年,一有机会杨院长就会去清华、上海交大学习调研,并将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做法带回来。他一贯的谦逊、务实感染着他的同事和他的学生们。

  拓展知识运用能力

  “我本身就是这一做法的受益者。”据扬平教授的回忆,他在本科毕业时做了两个毕业设计,他的毕业答辩持续了近2个小时。当时他们的毕业设计就是老师的科研项目,答辩后期,指导老师与项目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就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他在一旁听着,不停动笔做记录,“收获实在是太大了!”后来他研究生毕业,之所以选择电子科大,投身科研一线,也因为当时科大的一些研究项目与他本科时的毕业设计有相关的地方,那些军事预研项目让年轻的他兴奋不已。他一头扎进重大课题之中,入选为校首届“211人才工程”青年专家。

  “这么多年过去了,交大始终和我在一起。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交大校友会的会长,我工作的单位电子科大与交大血脉相连,其次我所在的学院有一批前赴后继的交大人,更重要的是,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改变了我,引导了我的成长和发展,我希望更多的交大人能够用心感悟、努力践行,并从中受益……”

  杨平 198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系,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20多年来,扬平教授主持军事科研、省部级重大项目和企业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300余万,获省部级、市局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专利2项,技术鉴定4项,在研项目经费100余万。

  (访谈时间:2007年暑假)

苏晓艳 刘轶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