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经历两代核潜艇研制的交大人

记中船重工集团719所核潜艇总设计师黄庆德

校友风采

  1960年9月,黄庆德从老家宁波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进入102专业02班学习,在交大度过了终生难忘的5年大学时光。因此,他把上海当成自己的第一故乡。1965年,因国家形势需要,从中船七一〇所部分分离成立了七一九所,专门负责开展我国军用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同年,本科毕业的黄庆德和交大的40余位毕业生一起,被分配到了辽宁葫芦岛市,正式进入中船七一九所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师。后又随着七一九所一同西迁至中部重镇武汉,一待就是三十年。武汉算是他的第二故乡。一段人生路,两处故乡情,这简单的十个字似乎概括了黄庆德的全部经历,却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千万感慨。他只是对我们反复说着“感谢交大,感谢母校”,恳切而深情,可我们却分明看到了他眼中盈闪着的泪光。

  学习就是最大的快乐

  提起自己的大学生活,黄庆德最难忘的是交大扎实宽厚的教育知识面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在菁菁校园里,他所做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为家境贫寒,大学五年,他没有买过一本教科书,但他一点都不在乎,他笑言,“我是艰苦惯了的。我的诀窍就是上课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听懂,上课时间的把握要比看教科书来的有效率多了。”没有教科书,黄庆德就靠记笔记来弥补,他的课堂笔记从来都是全班同学传看的宝典。学习就是最大的快乐,提起当时公认最难学的流体力学课,黄总像孩子般的得意地说:“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下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这上面的。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苦学。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就成了流体力学的课代表,我还是很得意的。”正是学习中的以苦为乐,生活上的苦中作乐,教会了黄庆德为人处事的态度。他坦言,“交大带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综合分析的能力、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我受益终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

  让黄总备感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的工作年龄和七一九所的年龄一样长。作为七一九所成立同年进入的黄庆德,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共有80余位大学毕业生一同登上了葫芦岛,和一批船舶设计师并肩开辟新中国的核潜艇制造工业。这80余位大学毕业生中,有40余位来自交大,其中有12位来自交大的102系。年轻的黄庆德作为一分子,很快就适应了岛上艰苦的生活,虽然饮食不够充足,科研条件简陋,但是从助理工程师做起的黄庆德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当时,您真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我能想到的他之所以觉得“充实”的理由。然而,黄总却说,“理想信念教育是很有作用的,但是面对现实的生活和工作,想得最多的并不是自己的命运、祖国的命运。因为当时不论做什么,都是出于国家需要,所以不论做什么,都是光荣的。我那时候想得最多的,就是安心工作,踏实工作。只要让我工作,哪怕是画一张图,设计一个船体局部,做什么我都愿意,都会觉得充实。那时候的人想法都很单纯,没什么私心杂念。”

  八十年代,我国的军工工业进入了低潮期。黄庆德和他的同事们过了很长一段“无船可造”的日子。进入七一九所的交大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也从个位数降到了零。黄庆德可能困惑过,可能郁闷过,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我们看到的是,一大批交大人和黄庆德一起,选择了坚守。

  进入九十年代末,我国的军工造船业复苏,国家决定加大力度扶持核潜艇的设计制造,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制开始了。“我是幸运的,很少有人能像我这样,可以经历两代核潜艇的研制。”选择坚守的黄庆德,因为良好的教育背景、扎实全面的基础工作经历,被任命为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与他一起被任命的还有好几位交大人。笔者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黄总则笑答:“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

  出名是最无足轻重的事

  看似光鲜的“总设计师”,其实包含着大量繁重的脑力劳动以及意想不到的困难。一艘核潜艇,从设计到制造到下水试验,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单位协作,总设计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黄庆德习惯了高压的工作环境,但是很多年轻人却因承受不住而选择了离开。“我常常和他们讲,技术中遇到问题很正常,不要怕。面对困难一退缩就完了。只要保持住正确的心态,就没什么可怕的,没什么干不了的。”同时,黄总也意识到,年轻人“自我价值认同感”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核潜艇的设计制造,是我国建设“蓝水海军”的必要条件,它对于我国国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国家军工的重要项目,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也是保密性极高的工作。“一艘核潜艇的制造,不仅仅是我一个人、一个小组、一个团队,更包含了大量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和工作者的努力。但是,这些都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在一入行我们就进行教育,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到这里来工作,就必须适应这个环境,适应这种现状。可能有的年轻人喜欢上报纸上新闻,觉得那样就是出名了,活得就有价值了。其实,对于我们从事国防建设的人来说,出名是最无足轻重的事。我所做的事,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我的党性,对得起国家。具备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我们国家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想清楚了这个道理,再去看名和利,就会明白其实我们那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名和利都给不了,只有自己的信念才能生发出来。”

  访谈最后,黄总动情地说:“感谢交大,感谢我的母校培养了我。其实我只是运气好而已,并不代表我杰出。虽然我现在是以总师的身份出现,但我希望你们采访我,就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交大毕业生。我也希望交大的学子们能在大学里把专业基础打牢,然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绩不是想出来说出来的,成绩永远是靠积累来的,做出来的。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贺小虎 李洪亮 康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