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

缪喆:履行生命承诺 延续生命精彩

文明校园

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交大医学院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缪喆与学弟学妹分享了在交大学习和成长的点滴与收获,勉励同学们求学、修德、笃行,当以母校之名,奋力而为。这既是他对新生的勉励,也是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入校以来,他便是一位优秀的医学生;青春年华,他以诚挚坦荡的心立下了大医精诚的誓言,他用涓涓不息的汗水践行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缘起世博,他是上海市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09年,缪喆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这一年的世界志愿者服务日,缪喆作为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和学院同学们一同参加了在静安公园举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     

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时,缪喆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于建党90周年前夕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入党发展的过程中,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来上海交通大学为全体在校党员上党课,“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自此便深深地印刻在缪喆心中。     

2013年12月30日,缪喆作为一名口腔医学专业的实习生,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参加毕业实习。这天中午,上海市红十字会打来电话告诉他: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和一名2009年出生的、正罹受白血病痛折磨的小男孩配型成功。收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后,缪喆当即和父母打了电话,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他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去付出、去帮助,这样的行为父母能理解你,会配合你”。     

2014年1月,缪喆同患儿做了高分辨检测,结果与患者相合;2月,缪喆的体检结果合格;3月,他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计划书;4月18日,作为上海市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勇担责任,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优秀学生干部

在医学院的四年多来,缪喆秉承“因为深爱,所以执着”的人生信条,时刻活跃在学生工作的舞台上。从医学院闵行校区分团委副书记,到医学院学生会执行副主席,再到口腔、九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会主席,缪喆用脚踏实地和默默奉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9年,缪喆作为口腔班团支部书记组织了“责任·回报·奉献,世博有你更精彩”,系列团改金活动,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领导的批示;2009年底上海市委、办、局领导与其班级同学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也成为当时校园热议的焦点。在军训场,他是医学院营部政工,为各项军训活动的顺利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学生会,他搭建了“优秀学生会评比”、“英语演讲比赛”等多个展示舞台,组织开展的“常任学生代表制度”,为医学院同学和各职能部门架设沟通、交流的桥梁。他也是医学院2009级“选苗育苗”工程召集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之余,他还作为上海市“选苗育苗”工程优先培养对象赴苏北革命老区学习考察,并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挂职锻炼,出色的工作能力获得培养单位的好评。     

他投入志愿一线,是世博会期间的园区志愿者组长,也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原始陈列馆讲解员;他文笔好、表达能力突出,担任了《中国口腔医学信息杂志》学生采编、医学院院刊《医源》学生记者,并作为编者参与了《师道——医学生眼中的班导师》的编写工作。他践行社会责任,大学四年多他先后组织参与了八项社会实践,完成了《上海郊区(县)社会公共卫生现状的调研》、《新医改形势下上海医学生就业选择与就业待遇的调研》、《将世博精神融入大学生活,共创和谐校园》、《PBL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为例》、《东西之交,通济天下——八十载大爱精诚,携手展望口腔医学生培养之道》等调研课题,获得了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荣誉。     

学习之余能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得到锻炼,本就是一份幸运——“让我学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做就尽力做到最好’;帮助我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在工作中不断追求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优秀品质的养成;告诉我要懂得感恩,以真诚坦荡之心和身边正直、善良的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与之同时,更让我牢记肩头责任,勇于担当,在成长路上保持阔步向前的从容与自信。”     

持之以恒,他钻研学业来实践自己的医学梦想

作为医学生,缪喆开展学生工作之余,一直勤奋学科、认真科研,理论与操作成绩都在班级名列前茅。他是上海市奖学金和宝钢教育奖的获得者,他的医学笔记、实验报告、病例作业,甚至是课堂上的presentation,都注入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他主持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正畸微种植体抑制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观察》,入选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他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了“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上担任编委的中国学者名录”,刊载于《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他的毕业综述《羊水来源干细胞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也被核心期刊接收。     

其实,高考填报志愿时,医学院并不是缪喆的第一志愿,初入校时,缪喆也曾迷茫,“医学真的值得自己去付出、去奉献、甚至在必要时做出牺牲吗?那时,我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尝试在专业上建立自己的兴趣。随着付出与投入,医学这门生命科学渐渐吸引着我,‘治病救人’的价值令我为之所动。而王振义院士、邱蔚六院士等医学大家的成长故事给予我无限正能量,吸引着我向他们学习,为成长为一名好医生而规划学习生活”。     

复杂的医疗环境,恶化的医患矛盾也让成长中的缪喆困惑、不解。大学期间,缪喆完成了复旦大学跨校辅修法学专业课程的修读,他开始尝试用社会科学的发展来看待当下医疗环境的变化,“医学始终是一门人学,要解决生命科学的难题,就要先明白社会生活柴米油盐的万般道理。‘真知识在课本外’,这个道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路上,汪国真的诗句激励着他,“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缪喆如是说:“上海市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是一份幸运,于我个人而言,青春生活又多了抹靓丽的温馨色彩,将激励我继续去服务、去奉献,在医学生的本职岗位上继续努力学习、实践梦想。愿这份幸运,能延续另一场生命的精彩。     

医学院 杨静,红十字会 范儒
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