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拾年

情系交大男篮 梦圆上海学联

《思源》拾年

编者按:

2010年,《思源》杂志创刊之际,即赋予并秉承了“担负交大人精神家园、情感纽带与交流空间的使命”,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独具特色的系列刊物之一。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会刊《思源》杂志创刊十周年。十载岁月、相知相伴。经编委会讨论后决定,编辑部精选十年来读者反馈喜爱度最高的二十余篇校友回忆文章编入《思源》杂志第四十期,以“学在交大”“我的年级我的班”“缤纷校园”三个版块,较为全面地呈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交大人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深挖交大人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内核,传承交大独特的校园和校友文化,力求让读者有兴致有共鸣,在文字间畅游的同时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1952年高中毕业,通过全国统考,我以第一志愿第一学校被录取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是我想在上海实现篮球梦想的起步,在就读机车制造专业大学本科四年中,我的篮球梦想终于得以实现,这是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俗话,我终于站上了作为青年学生篮球业余运动员的最高行列“上海学生联队”(简称“学联队”),从此为母校和上海增添了荣誉作出了贡献,感到无比光荣,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图片1.png

1952年我是在南京金陵中学高中毕业的。我热爱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曾是中学篮球队队长兼教练,并入选南京市的篮球代表队成员,在篮球运动中我已具备一定基础。在中学期间有两件事对我影响较大,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到上海去打篮球。

图片2.png

第一件事是金中校队与南京军事学院篮球队的一场表演赛,南京军事学院篮球队是一支劲旅,队中拥有原上海华联队员国手吴成章,原上海学联队的交大高手何坛等名将。他们原以为这是一场悬殊一边倒的比赛,不料打得难分难解,通过不正当的延时他们才以三分赢下我们。赛后观战的解放军将领和学院管理干部都上前祝贺我们,想不到这场球打得这样精彩。吴、何两位高手握着我的手说:“想不到金中校队打得这么好,你们可以去上海参加表演比赛。”我说:“一是没有门路,二是没有经费。”吴、何说:牵线他们来,经费需自筹。终因此事难办,只好作罢。然而通过这件事使我心头留下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上海打球的强烈念头,想到更高的平台去展示一下自己的篮球技艺,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第二件事是1951年底当时苏联国家篮球队来中国作巡回表演赛。在南京大学体育馆我有幸观看了他们的表演。原来听说,苏联队来中国不但没有败绩,而且所到各地代表队每场球少则三、四十分,多则五、六十分大比分输掉,听后甚感羞愧。只有在上海表演赛时,上海学联队以灵活多变和控制球的战术遏制住了苏联队。苏联队认真对付,费了大劲才以十几分赢下这场球。从此上海学联队不仅给苏联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国际上也盛赞着上海联队。听到这些赞语后,在我心目中天真地想,有朝一日真能去上海并亲身加入上海联队,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在当时这简直真像是白日在做梦、痴人说梦话吧!

高中毕业时,曾经有南京军区代表队邀我去他那里打球,还有南京大学体育系要我报考去那里学习,但我早已执意着想去上海实现我的“篮球梦想”,因此都被我婉言谢绝了,所以我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绝不是随意和偶然的举动,而是酝酿已久的坚决行动,这是我能到上海的唯一机会。于是1952年高中毕业,通过全国统考,我被录取在上海交通大学机车制造专业。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四年也是我实现“篮球梦想”的四年。凭着自己的实力,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朝前走。

新生大一时,就被学校选入交大篮球队,遗憾的是52年全国院系调整,将本在交大的篮球教练、原上海华联队员、国手李震中老师调往上海体育学院任教去了,未能领悟到他的教导。在这一年的高校联赛中,虽然闯进决赛圈,但终因少数队员好出风头,队员之间闹不团结,影响比赛而名落孙山。当时我是新生小弟弟,还上不了场,只能干着急。联赛后交大学生很是气愤,并引起了学校领导重视,于是进行了整顿。将一些作风不正、学习较差的球员清理出队,其中就有一条规定:今后凡有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的队员便立即自动退队。从而树立起“不但球要打得好,而且学习也要好”的规矩。据后来上海市高教局在全市各高校运动队的学习成绩调查统计中,交大男篮的平均学习成绩居全市第一位。从此,学校加强了管理,正气抬了头。从大二至我毕业时,在高校联赛中连续拿到了三年冠军,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当时校长彭康也多次到陕西路体育馆亲临观战,鼓舞士气,在比赛球场间隙以及在校内校长会议室多次接见交大男篮队员,彭康校长指示在其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改善交大男篮的待遇,添置了校队新衣,每人发一双篮球运动鞋,比赛中提供一桌水果和饮料,特别是在校内学生大食堂专辟一角作为交大男篮的专用桌,中餐每人加一份营养菜,这是彭康校长对交大男篮的特别照顾和最大鼓励。期间男篮效应在校内各运动队里产生后续反应,在各运动队集训期间,指定男篮代表发言来做些鼓动工作,当时我便是男篮发言代表。之后女篮也紧跟上来拿了两年冠军,校排球队和足球队比赛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交大田径队和游泳队在高校比赛中也名列前茅,一时间交大在体育运动成绩上形成了全面开花、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最重要的是为发展上海地区体育培养了一批青年后备力量。市体委及高教局为长久之计就作出长远规划,明确指定篮球作为交大的重点项目,复旦抓排球,化工抓乒乓等等。就这样,由于我们的优秀表现,开辟创造了篮球运动作为交大体育的重要抓手的局面至今。

图片3.png

在大二时,有一天学校突然通知我去陕西路体育馆参加什么选拔,那天下午踏进体育馆报到时,看台四周零散地坐着一些人,手上都拿着记录板,其实他们都是上海篮球界的高手和专家,资深的教练和教授,是聘请来做评选员的。由各高校自己推荐的篮球队员人数约有近一百人,球场上有两名组织指挥人员,点名后挂上号布,组织大家一会儿分别活动,一会儿分组比赛。按他们的指挥随机组合,这样活动了近两个小时,休息了一会又集中点号,挑选了20名分成四队做循环表演比赛,这样又活动了一会,近一个多小时,等活动结束已近傍晚,人也累了。事后我也不在意这事了。时隔大约两个星期,交大体育组通知我再去陕西路体育馆,此刻场内空无一人,和我一样前去报到的只有几名大学生,原来这就是新建组成的上海大学生联队。为照顾分布面各高校尽量取一名,但交大却占了两名,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号称高校第一中锋的李家钟。从此我不仅是以上海交大队的身份参加每年高校联赛,并且以大学生联队身份参加每年全市甲级联赛。参加联赛的还有上海中学生联队。通过全市甲级联赛后。两队合并再次经过缜密挑选,由大学生联队和中学生联队各挑选了六名共计12名队员,这就是新建组成的上海学生联队,简称学联队,我和李家钟均在其中。至此,我过去梦寐以求的梦想终于成真啦!这也代表我年青学生时代在篮球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这是篮球专家前辈们对我所具有的水平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从此,我施展篮球技艺表演的平台就更为广阔,机会就更加繁多,特别是上海学联队的教练和指导均是知名度极高的国手,如田福海、王永芳、尚民兄弟等。我心里想到的是作为交大队员我要为母校争光,作为学联队员我要为她保持光荣传统。从此,我肩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我要不辜负这些光荣称号!

图片4.png

在中学时代,我在队中司职左前锋,在大学时代我因教练和指导的要求改为司职右后分卫,也就是习惯上称呼的控球后卫,可以说他是球队的一号灵魂人物。由于我曾经司职过前锋,如今司职后分卫,这样就为自己创造了自然而有利的条件,能守善攻成了多面手。组织进攻也好,单打独攻也行,我和中锋李家钟的搭档,无论是在交大或在学联队中自然就形成了里应外合。我外围中投命中率极高,他在篮下穿插技术好,两人配合相当默契,因此造就了我们这支球队是一支技术全面、力量强大、对方难于应付的超级球队。因此在每年高校联赛中交大连续拿了三次冠军,在全市甲级联赛中学联队总是名列前茅。大三暑假时,上海学联队曾被邀请去广州作表演赛。停留两个多星期,比赛了六七场球,学联队取得了全胜的战绩,包括广东省队,广州军区队等,特别是香港方面也有人前来观战,赛后联系曾意欲邀请上海学联队前去香港作表演赛。学联队在广州连夜请示上海后,作出了暂不考虑,以后再议的决定。那时候到香港去就等于出国去,这样就未能去香港比赛和交流观摩了。北京在上海的影响下也组织了北京学联队,曾两次来上海交流比赛,北京学联队均告败北。只要有上海学联队出战,在上海陕西路市体育馆比赛,观众是人山人海,场内客满、场外拥挤,在陕西路附近造成了马路和交通阻塞,每每都有交警前来维持秩序,可见学联队在上海市民心中的声望和人气,都说学联队打球好看,动作细腻,配合纯熟。

图片5.png

大四暑假前,受北京派遣,指定由上海学联队代表中国参加在捷克奥斯特拉法举办的那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其中的篮球比赛。实际这是一次小奥运会。通过激烈的比赛,除去老牌劲旅美国队和苏联队取得冠亚军外,代表中国出战的上海学联队取得了第三名这个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当地市民和球迷以及友队都前来祝贺。这不仅是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是对上海学联队的一次考验,足以证明他确实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实我们都是一批正宗的大学生,一面是读书考试,一面是打球比赛的业余生,达到如此水平实属不易,回国后受到北京体委的表彰。

图片6.png

我在交大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正逢上海交大西迁,当时学校秩序处于动荡,在这一情况下受学校委托,由我接过了交大男篮的教练和指导工作,在之后的高校联赛中又连续得到了两届冠军,加上前面三次连续共计五次。1960年暑假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上海交大被调往上海工业大学任教,也兼任过篮球教练和指导工作。我离开上海交大后,后面的篮球教练先是周锦堂后是张宏达,而后者正是上海学联队我的老搭档、老队友,他在上海交大后续教练工作中干得非常出色,也为交大男篮争得不少荣誉。我在上海交大学习和工作前后共八年,从篮球角度来说,她是我通过自我努力和实力的表现,让我梦想终成真的地方,是我由交大队员晋升到学联队员,篮球水平达到一定高峰的地方,实属不易,值得纪念和回味,引起我不少的回忆。今天把它拿出来,为母校补充这段光荣历史,让交大校友共同来欣赏。

郭宗武
校友总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