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湖

[上海交大报·思源湖 第1691期] 高邮还有个汪曾祺 ——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

思源湖

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的高邮,有着2243年建城史,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是中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高邮不仅拥有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明清运河故道,六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著名的中国邮驿活化石“盂城驿”就是其中之一,还诞生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更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当代作家汪曾祺。

今夏来高邮,参观了“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他出生于高邮一个书香家庭,1935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江阴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以第一志愿进入西南联大国文系,1950年任《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新落成的纪念馆是一栋占地一万平方米的方形灰色建筑,如同汪老一贯低调的人生,外表朴实而内涵丰富;又似浸润了他一生的书籍,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书香。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尊汪老先生的半身铜像,分布在额上的皱纹是他一生饱经风霜的写照;面带微笑的宽大脸庞,犹如他笑谈人生的宽广胸怀。

汪老生前一手妙文章、一手好厨艺,代表作品有《受戒》《沙家浜》《大淖纪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美食专著有《家常酒菜》《食事》《寻味》《五味》《老味道》《做饭》《四方食事》。

参观时,正值纪念馆外“汪氏家宴(客栈)开业。汪氏家宴取材平常、风味独特,其中的原料大多取自高邮本地的特产,菜品主要是汪老吃过、写过和做过的美食,有“汪豆腐”“塞肉回锅油条”“鳜鱼豆腐汤”“虾仔冬笋”“高邮咸鸭蛋”“阳春面”等,如汪老的短篇小说《侯银匠》、散文《昆明的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一样,平淡馨香、耐人寻味。

“我的家乡是水乡”,汪老在散文《故乡的食物》中,有《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咸菜茨菇汤》《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鸭、鹌鹑、斑鸠》《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篇章。这些来自高邮湖和大小河塘的鱼虾贝螺、来自田间地头的野菜菰蒿、来自高邮人的传统美食智慧,都浓缩在汪老一篇篇寄托对故乡深深眷念的情怀中,转化成一道道传递出故乡浓浓美味的舌尖上,汇聚成一场场带有故乡风味的饕餮盛宴。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说起美食,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影院观赏过《美食家》,看得我们这些从“吃饭为填饱肚子时代”过来的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第一次知道祖国珍馐美味之丰富多彩,爱美食不再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如今八大菜系与各地风味遍布中国大地,创意美食与特色美味风靡大街小巷,跳动在唇齿间、挑战于味蕾上、传递幸福音符、滋养绵长生命,“老饕”“吃客”“食神”等称谓更是层出不穷。而近期餐桌上又兴起了以“粒粒皆辛苦”为荣的美食新风尚。

烹饪是膳食的艺术。退休后,我曾在上海老年大学学习了一年烹饪课,也知道选材是基础、火候是关键、调味是手段,可操作起来却往往不得要领、差强人意,汪老厨神般手艺在他的美食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比电影《美食家》里菜品更为下里巴人,好似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家常菜谱,无需繁复的工序、无需太多的调料,更无需油炸爆炒,从中可学习一二。

回顾当代,兼具作家和美食家双重身份的人凤毛麟角。武侠小说家金庸称道“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作家陆文夫说“汪曾祺不仅嗜酒,而且懂菜,他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家,因为他除了会吃外还会做。”《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拍摄这部电视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汪老美食文化的影响。

“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某年扬州市委领导拜会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在说及扬州名人时,扬州一领导说“高邮有秦少游”,江泽民当即补充道“高邮还有个汪曾祺”。这段谈话由此成为高邮人津津乐道的美谈。

汪老的美食,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邮咸鸭蛋”一样,日久弥香。


刘玲远 (退休)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