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湖

[上海交大报·思源湖 第1677期] 弘扬“西迁精神”

思源湖

西迁精神.jpg

当年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的过程

习总书记新年贺词提出发扬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上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上海的交通大学西迁西安(见陈云副总理当年的“批示”所述)。这是中国开发西部和国防安全布局的需要。交大数千教职工及家属和学生拥护中央决策,离开生活条件较好的上海,奔赴西安。在一片农田上艰苦奋斗,创建了在校学生万人以上的西安交通大学。

1981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评论:“这是我国在调整高等教育事业战略布局的一个成功范例。”2001年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写道:“为西部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尤其为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6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西安交大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引领和带领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乃至全国教育的蓬勃发展。”

交大分设两地的经过如下:1955年中央决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学”迁往西安,规定造船系留在徐汇校址,新建上海造船学院;电讯系调整至成都,参加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秋,交大一、二年级学生和部分教职工及家属共6000人,在西安新校区开始上学。

1957年秋,国务院决定:交大改为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一个学校,两个部分”,校名为交大(西安部分)和交大(上海部分),同时决定,上海造船学院和1956年成立的南洋工学院等全部并入交大(上海部分),交大运输起重系留在上海、动力机械系全部西迁,交大其他系分设两地。西安动力学院全部和西北工学院的纺织系、地质系、西北农学院的水利系并入交大(西安部分)。

1959年3月2日,中央发文确定全国16所高校为“重点”高等学校,首次出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3个月后,由教育部提出、国务院发文批准独立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是指:从上海到西安的交大师生员工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艰苦创业,在校党委领导下完成西迁任务。

“上海交大”南进闵行的决策

30年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的年代,上海市和国防科工系统急需大量交大毕业生。上海交大所在徐汇校区占地396亩,但位于市中心,难以扩建校舍,增加招生和设置新的研究机构和专业比较困难。多次考虑在周边动迁扩建或在郊区建新校区,但每年国家拨的基建经费只有200~500万元,用来解决教职工住房已是十分困难。

1983年初,全国政协拟向中央、国务院建议:选定几所“重点大学”,进行“重中之重”投资,每年中央给2000万基建费,5年为期。

上海交大如何进行“重中之重”建设?党委决定接受市政府导向“南进闵行”。

闵行是上海南部郊县之一,上海电机厂等6家大型国企建在闵行,当地称“六大金刚”,并拥有国务院批准上海的两个“对外经济开发区”之一。交大要去的“教育科研区”离徐家汇23公里,当年没有高速、没有高铁,没有一个教工拥有私家小汽车,去闵行上班来回至少要2小时。

上海汪道涵市长一直关心交大的发展,当获悉中央已批准交大南进闵行后,立即于9月3日在市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落实征地动迁等有关工作。副市长们和有关委、办、局参加。交大派副书记陆中庸和我参加。会议确定交大征地1500亩,在校学生15000人,将承担1/5的上海市地方任务。这次会后,上海市有关部门为交大闵行校区的建设一路绿灯。校区外的自来水、供电、煤气、道路、下水道等配套市政工程约3500万元,全部由市政府承担。

学校党委确定目标为:1987年秋季,所有一年级的2600名新生需在新校区顺利入学。由于新校区规模很大,故取名为上海交大“二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陆续成立总务二处、教务二处、实验室二处等处及相当于系的三个教学部,1987年,又相继成立二部党委和教学部总支及分团委等机构。

讲一点“南进闵行”的故事

第一,“谁去闵行”?新校区建成谁去,首先得明确。而且涉及到设计院的校园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当年计划经济体制是设计院也吃“皇粮”,不收设计费,但功能和建筑标准要听设计院,市建委确定由市民用院负责二部设计。民用院洪院长亲自挂帅,他尊重学校,双方合作顺利愉快。交大党政领导确定:自1987年秋起,逐步实现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在闵行就读、文科类系、新建的系也逐步转移至闵行。1987年春,电力部与交大联合办学,建立的交大电力学院各系放在闵行。

这样的布局,经校务委员会扩大会(各系主任参加)通过后,学校又召开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通过相应决议。这样的民主程序是十分必要的,为闵行二部顺利开学和逐步发展打下基础。3年后,有一位系主任问我:“怎么把我们全部安排在闵行?”我说:“你当年还没有当系主任,也没有参加教代会,不清楚是正常的。”为解决最大的交通困难,二部用基建经费买了几十辆大型客车接送师生,并规定保证任课教师“坐”到闵行。二部车队负责人不论寒冬还是酷暑,每天凌晨在徐汇校区登车处调度、落实。当年还规定班车一律整点发车。个别教师因赶不上班车而自费叫出租车赶到闵行任课时有所闻。但没有接到和听到教师不按时上课的投诉。

第二,“感动上帝”。毛泽东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愚公的勤劳感动了“上帝”,乃移了山。建“二部”,“上帝”是谁?当年要建的一栋教学楼,要盖上有关部门几十个章,才能动工,虽然这些部门的同志也很尊重交大的办事人员,但放在那里的程序和责任,无法缺失。交大基建处同志就得登门、登门、再登门。大一点的项目,为获批准,基建处长陈廷莱自己出马,他患高血压,经常一激动就面色通红。一次在市建管部门与有关同志发生一点小分歧,有点小激动,血压升高、脸通红,接待的负责人立刻说:“陈处长,同意,同意。”临近开学,几公里外市政工程的污水处理泵站还没有竣工,老陈多次到现场促进。1987年,老陈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当年建筑用的钢材、木材、水泥“三材”按国家计委批准的项目和经费,北京有关部门发“调拨单”,然后参加“订货会”,再然后把生产厂的单据交给施工单位提货。因此,基建处材料科就要不断跑北京。国家教委基建局负责人有一次对我说:“你们材料科长臧凤鸣同志实在认真,上午没有办完,拿出二个冷馒头坐在那里当午饭,等我们下午上班时继续办事。”

交大闵行校区有今天这样局面,是和许多交大教职工这种愚公精神分不开的。

第三,“住在交大”。1987年底,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闵行新校区视察,我作为二部主任,向他汇报时说:"交大一些学生比较了上海一些学校后说‘住在交大、吃在同济、玩在复旦。’学生宿舍从8人一间改为4人一间,大卫生间也减小了。”李铁映听后说他看了交大后,应加上“学在交大”,随后题字“学在闵行交大”。从此,“住在交大”和“学在交大”成为上海交大的两张“名片”。前几年,交大率先在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可见,这两张“名片”始终亮丽。

第四,“美丽校园”。现在闵行校区占地近5000亩,建筑物100万平方米以上。有许多获上海市和国家建筑奖。绿树成荫、草地长青、四季花开、空气清新。西有思源湖、东有涵泽湖,通黄浦江的淡水河流经校园,还有新建苏式园林“南苏园”,闵行校园多次获绿化奖、校园文明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组会将“火炬传递”的其中一站选在交大闵行校园内,这在中国是唯一的,因为交大校园不仅大而且美。

美丽校园与交大后勤系统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敬业、勤奋、爱校是分不开的。这里要特别感谢因征地而进入交大工作的农民兄弟,他们把祖辈耕耘的土地交给了交大,也热爱交大,他们大多在后勤系统工作。没有他们,闵行校园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美丽”和“住在交大”。同时,交大同样也关心和尊重进校工作的农民兄弟。

完成主校区转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大“南进闵行”,从1983年国家批准立项起为“初创时期”计7年,形成在校学生7000人规模,来自各个渠道投资共1.5亿元。之后10年也有一定投资。1999年,国家启动“985工程”至2006年也历时7年,闵行校区实行二期建设。上海交大还搭上了“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建设资金有保证,闵行校区有了极大的发展。校园占地面积近5000亩,建筑物100万平方米以上。闵行民营企业紫江集团支持了交大院系转移至闵行新校区,无偿赠款9亿人民币,沈雯董事长一诺千金,赠款全部按时到账。

当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已建成规模大、设施新的现代化一流大学校园时,校党委决定:主校区南迁闵行。2005年4月,为开全校动员大会,马德秀书记在大会上讲了美国和日本各一个知名大学跳出市区迁到郊区的故事,实践证明,这二个大学因此均成为世界知名大学。

由于上海农学院的并入,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以及和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学校的合作办学,上海交大已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知名大学。在校读学位学生达4万,其中2/3为硕、博研究生,还有数千外国留学生。实实在在“学在交大”。

历史是一面镜子,抗日战争时的1940年,交大人在重庆白手起家,建起了后方交通大学。短短4年,专业设置覆盖“理、工、管、机、电、讯、海陆空”,抗战胜利时在校学生超过1340名。上世纪50年代由于国家需要创造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交大也是国家需要“南进闵行”,得以跳出校园狭小的困境,得到极大发展。上海交大走在聚国内外名师英才,踏踏实实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路上。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本文是他2020年5月在文创学院座谈会上的演讲)

范祖德
老干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