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湖

[上海交大报·思源湖 第1676期]父亲写的散文诗

思源湖

有人说,母爱如水,细腻温柔,孕育万物,点滴渗透到人生里;而父爱就像山,壁立千仞,高大巍峨,、却是人生不变的信仰。

父爱,绝对不是母爱的补充,而是独立而自然的存在,今年儿童节的那天,他对我说,愿你风雨里像个大人,也愿你在阳光下像个小孩。

一斟一饮  亦真亦情

每次回家,父亲总会拿出自己珍藏的茶亲自沏给我喝。他常不问我意见,却总希望从我口中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其实,对饮不需要多话。举案齐眉,跪拜叩首,都鲜有语言。觥筹交错,多的也只是寒暄。一斟,一饮,再交替,多的是感情,多的是默契。末了,他会让我带上一小罐,让我工作闲暇之余,泡上一壶。举止间,弥漫的皆是家的味道。每次泡茶,茶叶都不敢多放。怕太快喝完,剩下的唯有想念。回头想想,这恐怕也是父亲只给我一小罐茶的原因。——就算是轻轻的微风,也在试探思念浓薄。

教书育人 且行且珍惜

收到教师节礼物,也为家里另外一位“许老师”——我的父亲赠送了礼物,他30余年工作于三尺讲台,也用实际行动培养了另外一位“许老师”“许医生”。今日手术之余,意外收到一束鲜花,配上张爱玲的一句:教书很难,既要做戏,又要做人。其实,教,上行下效,难的在于格局与眼界,在于为后来者搭什么样的台,在于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坚实的臂膀。

前路漫漫 继续努力

当年高考成绩公布,仍记得父亲知道我的分数后,以极其平静的语气和我说:“前路漫漫,继续努力。”一如他一贯的淡定和从容。很多年后,母亲告诉我,父亲在发榜的那天发了条消息给她,内容不太记得了,大致是说儿子考得还不错。如同国内大多数父子,我们鲜有握手和拥抱,我们似乎都在用彼此熟悉和习惯的方式交流,彼此从未当面说过“我爱你”。如今,我求他办的事越来越少,却用着和他一样的方式和这个世界问好。也许,这就是生命与爱延续的最好证明。

告别与重逢 珍重相望

其实每个人的父亲都不尽相同。对于国人来说,成年后,便与父亲难得对话、鲜有拥抱,而他们的爱,从来不炙烈、平凡但真实。此行德国,我父亲送我上车,我说了一声“再见”,便回了头,似乎每次告别都永远这么匆匆。我们习惯地和每个人握手问好、握手告别,西式一些,便是拥抱和贴面,印象中和父亲拥抱的次数很少。可能对于大多数儿女来说,一生大概只是在婚礼致谢父母的环节,为了剧情需要,上演一场做给列席宾客的秀。煽情的故事,却从来不是生活。摇下窗,与他四目相接。似乎觉得气氛甚是尴尬,于是招呼司机停车,下车与他握了握手,补了一句“保重”。

一路同行 相伴成长

父亲曾发给我一张照片,正如所有的组织都会为杰出的个人颁发终身成就奖,从而表彰他们在所处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一样,父亲这次被授予的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给他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他从未在公开场合表达他的想法,唯独把照片发给了我。我想,这也许就是他的获奖感言。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全部过去历史关系的总和。我们的成长,也是站在了所有前人的肩膀。年末,我给他订了几份报纸,是他在岗工作时,案头常放的那几份,也是我儿时,最喜欢的那几份。

茶味悠长 岁月静好

此次返程,父亲带了不少珍藏的茶叶给我,是日,在一个假日阳光满地的上午,我选了一款自斟自饮。父亲曾告诉我,每一款茶都是自然的礼物,每一款保存得好的茶都是倾注着爱茶者的心思,所以,品茶不用多话,舌尖自会告诉你茶的来历和故事,潜下心,才对得起自然的馈赠和欢喜。而我,却从未独自泡出和父亲一样的味道。某年某月,某人用心泡了一壶茶,若干年后再想起,那天阳光明媚,云淡风轻,饮茶也从未如此通体舒畅,这是属于我们的仪式感。仪式,让我们对生活怀有敬畏,也是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源泉。其实,成长,毕业,离世,每一个仪式都是对过去的告别,和全新生活的开始。其实,此后,你所有的期盼是一次仪式的重逢,去遇见一个岁月正好的自己和全部的珍惜。

远见深意 守护成长

五年级时,我搬过一次家。整理物品时,我发现了1985年母亲在教师节寄给父亲的一封信,贴着一张纪念第一届教师节的邮票。泛黄的信纸、隽秀的笔迹,字里行间全是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钦佩和赞美。而我,也从此对父亲多了一份复杂的感情。记忆总是很虔诚,总能在抽丝剥茧中还原最简单的故事。原来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当年他在高校任职,守得三尺讲台,情系芸芸众生。父亲所在的学校在当地有一定的声誉,因此他现在提起他的学生总是如数家珍。他总是以一个先行者的身份将时间赋予他的经验、将经历赋予他的远见,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后辈。他参与了无数生命的成长,用他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默默地付出与守望。

我们在努力向前,却很少回头张。那条来时的路,是否依然相助守望。那在你身后坚强的肩膀,多少,会让你忘了,前行中的一点点彷徨。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许啸声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