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

郭晓奎:教之本在于师,师之本在于爱

身边的感动

  他,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每年授课时数200学时以上,是教授中最多者之一;他,科研思维活跃,勤奋而踏实,带领团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待人真诚,偶尔还会露出一丝腼腆。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的郭晓奎,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学者,一名深爱教学的高校教师。他坚信专注的力量: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做的事情上,即使有落后和失败,依旧不改初衷,一点一点向目标行进。科研与教学,这便是他所专注的事业。凭借着对事业的热爱,2011年教师节之际,他更是获得了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越过沼泽就是芳草地

  虽然青年时就已荣誉满载,郭晓奎的事业之路却并不平坦。日本留学三年回国后,他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要将以往的荣誉和成绩归零从头开始,压力可想而知。“越过沼泽就是芳草地”,心底的声音激励着他重新燃起创业的激情。以往的实力加上努力,他坚信自己会在新的跑道上跑得更快更远。

  在深思熟虑后,郭晓奎毅然为自己确立了高起点的科研方向——病原基因组学和细胞微生物学,这两个当时国际上的新热点。虽然取得了国家教育部的归国启动基金,但这些经费对于他的课题是杯水车薪。密切关注本学科研究前沿的他,了解到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开展的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测序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后,产生了大胆的构想——利用自己独特的科学思维和理念,说服该研究中心将刚刚完成的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测序研究的后续工作即钩端螺旋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课题重心转移到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该中心在充分了解了他的学术生涯和研究设想后,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欣喜之余,郭晓奎挑灯夜战,搜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反复分析思索,确定了钩端螺旋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长期规划,并着手开始国家各类基金的申报工作。由于所提项目具有自主创新性和可行性,他先后获得了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3+3+3)项目等的支持。

  从刚进医学院工作至今,几乎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都能看到郭晓奎在学校或是相关科研单位实验室的身影。最忙的时候,甚至查资料、修改标书到凌晨三四点钟,连他的家人都常常不知道他是夜里几点钟回家的。如果说他的成功中多少包含一些机遇的话,他更愿意让大家相信,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让他愿意付出超出常人几倍的热情和汗水。

  优秀资源打造优秀团队

  在加强国内国外合作,借力前行的同时,郭晓奎更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团队建设上。郭晓奎是教研室中7名青年教师的博士学位导师,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青年教师提升计划的导师之一。他投入大量精力关注青年教师的成才与发展,目前已有4名青年教师得到了国家级科研课题经费支持,2人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

  郭晓奎的团队率先研发出国际上首个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DNA芯片,提出了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的新的假说,在疫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开发的钩端螺旋体病相关诊断和监测试剂已进入专利申报阶段;他们勇于创新科研思路,拓宽研究领域,先后组建了结核分支杆菌、幽门螺杆菌、乳酸菌、血吸虫和病原诊断共六个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开展基于基因组的益生菌安全性研究和食品链中抗药性和抗药基因转移的研究,关注食品安全这一民生主题;团队还聚焦国家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策略,着手建立病原诊断和监测研究平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郭晓奎的科研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0篇在具有高影响力的SCI杂志上发表。他负责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达7项,他所主持的“863”项目在验收时被评为优,顺利地列为滚动项目,获得了后续资助。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郭晓奎年轻时并没有想过做教师,是阴差阳错走入了教师这一行。然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渐渐热爱起教师这份职业。因为热爱,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不觉已近25年了。在他并不十分宽敞的办公室里,经常能够看到本科生、八年制学生和研究生的身影,有向他请教专业问题和研究课题的,有跟他探讨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的,还有一些是向他倾诉困惑和寻求帮助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访客,郭晓奎再忙,都乐意抽出时间陪他们谈心聊天。他常说,做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责任,要爱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品德、人格、志趣等定型之际,而一名好老师能够陪伴他们、影响他们顺利走过人生这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2010年病原生物学的考核中,郭晓奎了解到有一个班级的整体考核成绩偏低。怀着高度的责任心,他立刻要求与这个班级的辅导员沟通,随后邀请近10名学生代表来教研室与任课教师座谈。在座谈中,他非常恳切地请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提意见:“是不是我们的课程安排或是老师上课需要改进?”学生被他真诚的态度感动,不好意思地检讨了班级的学习风气存在问题,也对课程的安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郭晓奎诚恳地分析了课程安排中存在的不足,用自身学习经历鼓励同学们互相督促,在班级里成立学习小组,从小组讨论中提高学习效率。在新学期的第一周,班长将全班作业本整整齐齐地递交了上来,还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希望我们班级这学期在老师的教导下,病原生物学能有新的突破”。作为教师,有什么比学生的成长更令人兴奋了呢。

  郭晓奎谦虚地说,对于教学他仍旧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为硕士、博士导师,又承担着三个863项目,他的科研压力也很大,时间总是不够用。因为做不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他甚至用了“痛苦”这般严重的字眼。他觉得全国优秀教师奖并不是那么实至名归,因为自己并没有很出众,资质更好的大有人在,只是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教学上了而已。虽然着力科研可能更易出成绩,但他并不遗憾。“科研的最高水平是院士,我自觉还差点火候;而教师的最高荣誉就是全国优秀教师。认可分两种,一是自我认可,二是社会认可,现在我都达到了。”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郭晓奎更多的是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来自于莘莘学子的殷切目光,来自于探索真理的源源动力,更来自于对医学教育的热爱。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愿意坚守在医学教育园地,全心耕耘,不遗余力”。这便是他,善良、朴实、春风化雨,学生口中如朋友一般的晓奎老师。

南洋通讯社 刘旭 指导老师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