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

胡卫生:踏踏实实才能拥抱未来

身边的感动

  他是一名出色的科研人员,在中国光通信技术领域,主持和参加过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光网及自动交换光网研究方向,取得创新成果,参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二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更是一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并指导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胡卫生教授。

  科研:思考与创新缺一不可

  硕士毕业后,胡卫生被分配到了武汉科技大学,“人总在希望中进步”,5年教书生涯后,对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产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1994年,他考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由于在科研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胡卫生获得了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一等奖。毕业后,他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他在光通信领域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

  上世纪九十年代,欧盟和美国等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全光网研究计划。当时,我国在全光网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向国家提出立项建议并获立项支持。当时作为博士后的胡卫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通过缜密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所发明的一种新结构成功地用于试验网,大大节省了光器件成本。一种新结构在国际期刊上报道后,被多次引用,被认为是开创了广播功能全光网研究的新方向。短短两年,课题组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光通信试验网”,在国家组织项目验收暨鉴定时,被评定为“在中国全光通信网研究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随后,他进一步参加了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领域的专项工作,又取得了组播与突发交换自动交换光网络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对中国全光网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凸显了胡卫生缜密的系统思维和创新的学术构想。

  导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了博士后,胡卫生留校继续搞科研的同时也多了一个身份,便是博士生导师。他表示:“科研是做导师的基础,在参加会议,申请项目的同时,能够了解科技前沿,这是指导学生的需要。”因此身为导师的他时刻都在为学生搜集最新鲜的资讯,旨在为学生提供最权威的指导。而在谈到做导师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主动性,而导师其实只是为他们提供了条件。“即使是入门较慢的学生,导师对其有耐心也是能够做出成绩的。”对于资历不同的学生,胡卫生都一视同仁,耐心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以求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就在去年,由胡卫生指导的学生义理林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一殊荣,而在提到这件胡卫生本该自豪的事情时,他依然不改他一贯低调谦虚的作风,将大部分的功劳归功于他的学生。并不是很善言谈的他在提到他的得意门生的时候才打开了话匣子,“他自己本身十分突出,他的主动性很强,基础好”,一连串的夸奖没有一句是关于自己的。然而,从他的表情不难读出,学生的成就便是最令他满足的事情了。同时,交大的团队模式也是他所称赞不绝的,“交大的团队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寻求各个领域的老师帮助”,谦虚的他再次将功劳归向他人。

  成功:抓住机遇,踏实工作

  胡卫生说他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组成,他感谢机遇让他能有机会参加交大全光网研究的项目。“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对于科学研究的痴迷更是引导他在科研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他将工作比作走路,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人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只有踏踏实实才能拥抱未来。他还强调了要处理好工作和获奖的关系,工作不是为了获奖,在科研中不能参杂利益心。

  2009年入党的胡教授并不算一位老党员,却是一位身心真正入党的党员,他积极参加支部的活动,与其他党员交流想法,进行互动。他表示,入党后的自己在思想上有了组织的依靠,对科研学术也有很大的帮助。

  科研工作之外的胡卫生,也有着许多业余爱好,乐器、书法,他可算是多才多艺。中学时代的胡卫生,就已经练的一手好字,毛笔硬笔都彰显功底,还多次获得书法比赛的大奖。他还参加了2011年校庆期间的教职工书画展,他说:“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对我的工作也大有裨益”。在武汉任教的那段时间,可以算是胡卫生人生中相对低沉迷惘的一段时期,但即使在那个时候,他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坚持做自己认为有用的事情,包括自学使用电脑。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或者正是因为他时刻都准备着,踏实耕耘着,才能在机遇到来时一显身手。

  这就是一个在科研领域获得诸多殊荣的教授,更是一个倍受学生尊敬的老师。身为一个有责任感、痴迷于科学的知识分子,胡卫生表示他将继续不断在科研领域创造新的成绩,并用心指导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科研人员与导师的双重身份,在他的身上融合得是如此完美,而人生的精彩丰盛,也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电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