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初心

凝聚红色力量,共庆百年华诞——我的入党故事052期

教育学院硕士生党支部:守初心担使命——以青春之我,助教育远航

入党初心

图1.jpg

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仰,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着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爱党、爱国之情,教育学院硕士生不忘教育初心,奉献专业热忱,撷取典型入党故事,感受优秀党员对党的朴素情感,凝聚奋进力量。

扎西达娃:红色基因让青春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

扎西达娃出生在甘肃舟曲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暗下决心好好读书,憧憬着早日毕业参与到服务基层、建设家乡、改变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去。2015年,扎西达娃毕业后顺应本心,遵从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毅然选择到西部工作。

初来乍到,在青海举目无亲,扎西达娃把主动融入当地作为工作的起点。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他主动学习当地的汉语方言和安多藏语方言,把读研期间学到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精神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他锐意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四年来,扎西达娃跟随领导走访过全省22个乡镇、82个贫困村,用笔记录了30多万字的民情,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如今,他已实现从大学生到勤务员,理想者到务实者,甘肃人到青海人的“三个转变”。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他收获了对群众的感情,强化了对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在从事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他培养了严慎细实的工作理念,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如今,走进统战部门,他依旧以组工干部和组织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大组织工作”贡献力量。

图2-扎西达娃跟随领导走访基层.jpg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对于扎西达娃,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张国洋: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

2019年7月,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呼唤下,满怀对西部教育事业的热忱,张国洋成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洱源二中的一名支教教师。在支教这一年中,张国洋深入了解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情况,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边疆土地,用行动践行了交大求真务实的精神。

图3-杨振斌书记及学校领导看望云南研支团.png

不忘初心,站好三尺讲台。在国家决战决胜扶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张国洋踏入了支援西部教育的队伍之中,前往交大对口扶贫的洱源县,成为了洱源二中的一名支教老师,实现了从“东海之滨到洱海之源”的跨越。

身体力行,助力公益活动。在支教团陈晓生队长的带领下,交大研究生支教团创立了“啟源未来”助学项目,资助了22名困难学生,并利用周末身体力行去孩子们家里家访。

战疫有她,开展网络支教。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影响了线下教学。作为青年志愿者,作为支教老师,张国洋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孩子们回家没有带历史课本,她就去给他们找电子版;为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她精心准备每一节网课。

张国洋感恩国家提供给她奉献西部的机会,感恩学校和学院给予的关怀和问候,愿西部地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迅速崛起,与其他地区同频共振,共同推动形成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西部力量”。 

杨建华:青春最好的决定——一路“黔”行

2018年7月22日,杨建华随其他10名志愿者分赴铜仁市石阡县以及遵义市区县,开启了她的志愿服务生涯。杨建华在遵义市播州区西坪镇团区委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她先后参与了第三届国际辣椒博览会、遵义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届全球贵商发展大会等多项大型活动的解说志愿服务工作。杨建华同时也承担着单位的宣传员和财务工作,刚过来的那个月,她几乎每天都在被动发掘自己的潜能。

图4-杨建华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贵商发展大会.jpg

三个月以来,她背过20页纸的区情、走访过十八弯山路里的贫困户、因公足迹快遍布播州区19个镇乡、走过黔东南、铜仁、毕节,步履不停。这段经历让杨建华对播州区情了解程度堪比本地人,同时,她也快速掌握了贵州方言。她学习了各项重要报告和讲话精神,政治素养不断提升,对共青团的工作也加深了认识,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她走进大发渠,听时代楷模,如“当代愚公”黄大发爷爷讲述他绝壁凿出生命渠的故事和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走进花茂村,感受习总书记找到“乡愁”的地方,感受祖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风貌;走进苟坝会址,看当年红军同志留下的革命历史的印迹,那条毛主席小道上的马灯,依旧在照亮这个时代。

“有无数可以不来的理由,但有一个想来的念头,这便是青春最好的决定。”杨建华如是说。

李秋实:共绘春天,她一直在努力

李秋实是大学生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2020年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希望小学支教,并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

图5-李秋实接受新疆卫视采访.jpg

在前往支教的路途上,经历一次又一次起落兜转,翻越一个又一个雪山沙丘,穿过一片又一片大漠胡杨。终于,李秋实走进了连导航都难以辨识道路的乡村巴克墩。9月20日,随着新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到来,希望小学也迎来了它的第四个年头。它迎来又送走了一批批质朴可爱的孩子,品学兼优的学生们得以考进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内初班。而承载这些小树苗成长的,是艰苦建校的勇气、不忘初心的坚持、以及一批又一批像李秋实这样的志愿者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这里没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但李秋实深谙唯有教育才能帮助这些孩子走出荒凉的沙漠。

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不轻松,小升初的压力也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李秋实的胸口,但工作中偶尔发现的惊喜、孩子单纯烂漫的笑容彷佛一剂布洛芬,总能适时地缓释她的不良情绪和压力,使她于适应、经历和磨练中,悄然成熟。

纵使这路途艰难,沙漠里的教育环境条件艰苦而贫乏,作为个人能改变的十分有限,但它依旧让人渴望尝试。在未来的日子里,李秋实将与更多优秀的志愿者一起把爱传递下去,带给孩子们丰富的知识、优良的品行和多彩的生活。共绘春天,她一直在努力。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他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践行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他们扎牢一线基层,奉献无悔青春,用实际行动证明,入党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和担当。肩负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他们,正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谱写着一篇篇绚丽的华章!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党支部
学指委思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