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初心

凝聚红色力量,共庆百年华诞——我的入党故事046期

朱珏琦:不忘初心,一往无前

入党初心

图片1-封面照.jpg

见证家乡巨变,明确入党初心

为什么入党?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重读了南航徐川老师2016年的文章,里面说道,“这个政党的荣光与人民紧紧相依,未来的辉煌也必然有赖于此,也只能如此。”我想,这个答案也正是我内心的想法。

我来自江苏宿迁,这是省内最年轻的设区市。幼年印象里,宿迁城很小,农村很大,那时我并不知晓什么是经济基础薄弱。随着年龄增长,对时事感兴趣的我,开始关注家乡一路走来的历程。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便是改革创新,换句话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首问负责制、干部任前公示、全员招商引资这些做法,家乡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都是率先推行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996年以来,宿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5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图片2-家乡农房改善成果.jpg

这些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600万父老乡亲的共同打拼。但我想,更关键的是,有一位领路人一直在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位领路人是党组织,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巨变,我也十分渴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希望未来能够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坚持知行合一,锤炼入党决心

2015年9月,进入交大伊始,我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是我的入党初心。随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2016年暑期,刚刚结束大一学习生活的我,作为首期“荣昶储才计划”的一员,前往云南省洱源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走村入户、学农帮农、捐资助学。期间,我们与当地群众、挂职干部、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等各个群体都有所接触,这其中不乏党员的身影。在与这些基层工作者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全情投入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中,无论是面对颇具挑战的任务,还是日常的简单重复工作,都保持着乐观、坚毅。

图片3-作为储才计划学员在云南洱源社会实践.jpg

一年以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挂职锻炼活动,短暂地体验了基层工作。在普陀区委办,经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指导,我尝试着承担了部分信息的搜集、加工、撰写工作,体会到了严谨、规范和细致的公文写作要求。这些信息一般反映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情况,经过流转,也会供决策者们参考。通过这次实践,我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切身感受。

图片4-参加普陀区挂职锻炼活动.jpg

2017年12月,我被正式发展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大家常说,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在填写入党志愿书时,我再次审视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愈发坚定了将青春扎根祖国万里山河的梦想。

行走西部筑梦,发挥带头作用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大一时,我便听说过这句话,也想将来有机会出去尝试一番。当然,当时更多是好奇心的驱使。在经历了数年的学习、实践后,我更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想法也有了实现的可能。2018年下半年,我报名了交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经历院校面试后最终入选。在支教前,我还通过了两重考验:一是提前修读研究生阶段课程,二是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2019年9月,我来到“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在叙州区第二中学校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支教团的四位小伙伴一起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辅导科创竞赛、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做心理健康调研、指导高校专项计划填报等等,工作丰富而有趣。

我们的脚步没有局限在校园之内。叙州区凤仪乡凤西村,一个距离县城约3小时车程、坐落于山上的村子,由区二中对口帮扶。去年,在学校的推动下,油茶种植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村民们也将多了一份收入来源。作为支教团成员,我们有幸见证了项目落地的全过程,特别是学校党委及负责人在其中的统筹谋划、积极作为。

图片5-走访支教学校周边.jpg

明确初心,锤炼决心,带头示范,这就是我的入党故事,贯穿了大学时期。“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未来,我也将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一往无前,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B1912093党支部 朱珏琦
学指委思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