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初心

凝聚红色力量,共庆百年华诞——我的入党故事032期

张召普:从懵懂的认识到坚定的信仰

入党初心

图1-封面图.jpg

群众的孩子

我出生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赶上农村个体经济火热,父母早出晚归的忙着做小生意,童年的我基本上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所以,家乡留给我的印象,除了一泓甘甜的泉水、一条清澈的小溪,最多的就是邻居大娘煮的鸡蛋、坡下三奶奶摊的煎饼、南岭大奶奶做得烙饼、西岭三婶蒸的窝头、溪北三姑煎的臭鱼、下河大娘腌的咸菜……现在看来,都不是什么好吃的,但在那个谁都不富裕的时候,填饱自己家孩子的肚子尚且不易,我们村里的大娘婶婶奶奶姑姑却从没让我饿过一天肚子,每家的饭我都吃过,每家的水我都喝过,每家的田我也都去过。后来,我上了小学,因为我们村子比较小,没有学校,需要走3里山路到较大的邻村去上学,这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情况也延续了下来,学校周边腿着比较方便的半个村子也留下来我这个蹭饭娃的传说。

再大一点,课本上有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的”,管我吃饭的家乡父老就是人民,小小的我有了一个心愿,我要做个重于泰山的人。

保尔·柯察金与雷锋

后来我到县城去上初中了,没见过几本课外书的我第一次见到新华书店和学校门口的两个书摊,从此我变成了那里的常客。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一遍一遍的读,保尔的成长道路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坚强成长,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把自己的追求与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奇迹,才能成为钢铁战士。

怀着这样的崇高理想,我开始了夙兴夜寐的求学生涯,一进学校大门有一个雷锋雕像,在学校中轴线上,背后没有建筑物遮挡,天蒙蒙亮的时候最明显。因为去学校的时间比较早,传达室的大爷还没开门,从雷锋像旁边摸过去是最好的躲过大爷火眼金睛的办法,这样很自然就会读一遍毛主席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一遍遍的读,坚定了少年的我的信念,那便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大学与24份思想汇报

从初中开始我做了十几年的班长,后来在高中还因恰逢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而我们学生会工作做得比较好,我被评为了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老师推荐我入党,无奈那时我还未成年。当时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的我满以为大学后会很快成功入党,没想到我的入党过程竟然持续了6年,思想汇报足足写了24份,共计100多页。

2009年9月3日,我步入了大学校门,9月10日,我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便开始了在理论知识中学习思想、在思想汇报中自我反思、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成长的过程。从《毛泽东传》《邓小平时代》等传记中我开始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史,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毛泽东选集》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坚定了我的信念,鼓舞了斗志,赋予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参与班级工作的同时,我还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并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参与了两次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100多个大学生兼职岗位,两次获得“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省金奖。一次次的实践,让我深刻理解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逐步塑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因为转专业、分专业、保送研究生,让我三次错过了入党机会,经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终于在2014年11月3日,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虽然我的入党时间比较漫长,但是期间扎实的理论学习与24次思想汇报的自我反思与提升,让我有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图片2-学生社团活动.JPG

基层工作与鱼水情

2016年7月,我通过了山东省选调生考试,成为了一名选调村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更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

在乡镇工作的一年里,我先后参与了人大换届工作、武装部的征兵工作、组织办的10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和扶贫办的精准帮扶工作。在基层工作的时间里,我深刻体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含义,也深刻理解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必要性。群众利益无小事,正是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构成国家的“大事”,对群众来说,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我一直关心我在乡镇工作时联系过的10个贫困学生(大部分是孤儿或父母有精神疾病),也时常想起他们带给我的感动。后来我到安泰读博士,我们支部特地开展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这10个孩子,为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和支部募集的一点点捐款,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近况和心理路程,鼓励他们坚强的成长。我们开展了一对一的长期帮扶计划,虽然十分艰难,但我们一直坚持着。

图片3-征兵工作.jpg

图片4-暑期社会实践.jpg

交大与做一等人才的信念

2017年9月,我成为了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并担任了2017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4年来,我们牢记唐文治校长的嘱托,本着做“一等学问、一等人才、一等事业”的初心,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深入行业,一条腿深入基层。我们与上海市清算所产品开发党支部和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党委分别进行了结对共建,两次开展“共行计划”与暑期社会实践,多次深入行业一线,努力以己所长,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建设;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乡镇经济建设,切实了解当地发展需求,为基层发展、产业优化建言献策,以己所长,服务基层。

我们坚持,不就党建做党建,而是切实地依托党建平台服务行业、服务地方。我们坚信,基层党支部工作,应该走进基层;爱国爱党,应该付诸实践。做社科研究的我们,也同样具有交大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救国兴国的爱国精神,和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言献策,发出交大声音,贡献交大力量。

图片5-安泰百年院庆志愿服务.jpg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有些人因伟大而生,有些人生而伟大。从建立之初就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支生而伟大的队伍。很庆幸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一员,我将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的入党故事就是这样,而我们的故事将一直进行下去。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党支部 张召普
学指委思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