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王钰莹:在志愿服务中度过无悔青春

青春足迹

人物白描:王钰莹 物理与天文学院 2015级本科生 目前已通过保研

参加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即将赴云南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她在本科四年中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曾赴云南泸水一中开办暑期夏令营,进博会、上马、校庆等活动中都能见到她作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支教虽然有艰辛,但她愿怀着一颗热忱之心,在志愿服务中度过自己的无悔青春。

01_副本.jpg

既来之则安之

第一次来交大报道,在物理楼111报告厅举办的开学典礼上,看着礼堂侧边贴着的“学物理变超人”,她的内心有一丝迷惘。高中时学科“3+1”选择的是化学,却在大学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物理系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原本的薄弱学科转眼变成了自己的专业。又被周围一圈物理学霸包围,初入交大的她在新奇之余,又有一丝忧虑。

很快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大一的课程紧凑而密集,又有五院迎新,社团和学生组织招新等等活动。常常有被“ddl”追着赶而应接不暇的感觉。好在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让她在物理系这个小家可以安家落户。大一上冯仕猛老师的物理学引论,猛爷常常启发我们去思考,去看到一个现象背后的原理。课后常关心同学们是否理解。渐渐她适应了大学生活,还修习了第二专业。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她深刻地认识到,大学并非只是灌输我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培育的是我们的能力,快速学习新知识,快速掌握新技能,持之以恒的决心,卓越的执行力,这些特质无论是在何种领域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临近毕业,看到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领域,都会成为闪闪发光的人。

志愿服务贯穿大学生活始终

大学四年来,她因缘凑巧地参加过许多志愿活动,上马,校庆,暑期支教。曾见过凌晨两点的交大,去云南泸水一中开办暑期夏令营,到斯里兰卡给海龟刷澡,为盲童学校的孩子们录制科普读物,在首届进博会论坛处打了上千个电话等等。做志愿成为了贯穿大学四年始终的一件事情。

大一暑假,她被室友拉着一起报名了思源公益的暑期夏令营项目,在云南怒江的一所高中教学两周。现在想来,还记得每天早晨悠远处传来的鸡鸣破晓声,半夜里仰望着的星空,每天英语课,体验式培训,和孩子们漫步谈天,回想起来依然无限怀念。当两年以后,曾经班上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分享他考上了某所师范学校,她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满足。另外,在这次活动中终结了她的母胎solo,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又一年暑假,她和老同学相约参加国际义工项目,开启了前往斯里兰卡养小海龟的奇妙之旅。在加勒海边的海龟保育中心,学习海龟救助和海洋保护基本知识,进行海龟池日常维护,向游人介绍海龟保护知识等。对于自然,环境,生命,都有不同的感悟。也是和当地人有更多接触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

她作为物院青志队的一员,为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孩子们录制二十多本物理科普读物。作为组织者之一,她收到了许多同学,甚至还有已经毕业的同学自发报名。能有机会为那些盲童学校的美丽的小天使们和他们渴望知识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感到由衷的满足。

将志愿精神贯穿大学始终。她认为充实的学习和生活才能让一切具备更有效率的执行力。

在服务奉献中度过无悔青春

有时候想法很多,但大都想着“不妨不妨,来日方长”,最终不了了之。曾经的短期支教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再回去看看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她心中。所以,本科毕业后,她选择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再次前往云南。

到西部支教一年,既圆了从小心心念念的教师梦,也想借此看看魔都之外的祖国山河,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历时一年的支教时间,绝非形式主义,是真正有机会能对孩子们有所影响的,点亮蜡烛的机会。也是通过服务社会不断学习,不断磨砺自己,塑造更完整的人格的机会。她深知这一路道阻且长,但愿怀揣着一颗热忱之心,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服务奉献中度过无悔青春。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