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罗晶: 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青春足迹

人物白描:罗晶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科学专业  首届致远工科荣誉计划 2014级本科生

file.jpg

罗晶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换一学期,实习经历从牛津大学到微软亚研院到旷视科技。他在申请季拿到了耶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项目的录取,先准备前往耶鲁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

同学眼中胜友如云的大晶晶

喜欢认识人,热爱交真心朋友,是老师和同学们关于罗晶最深刻的印象。好多人回想起最开始认识他的时候,都是他亮出自己标志性的笑容,走过来主动打招呼,然后聊着聊着,双方就熟络起来。“你怎么和谁都自来熟啊?感觉你谁都认识。”“大晶晶不愧是致远人见人爱的一支花!”同学们爱和他开玩笑,也喜欢这个真诚温暖的大男孩。“致远工科将不同学院、不同背景的同学汇集到一起,和这群优秀的同学交流是非常开心,也是让人受益匪浅的事情。”罗晶如是说。他提到,很多致远工科的同学都在不同方面给予他积极的影响。在毕业感言里他特地为这群小伙伴写了一整段感谢词:

“最感谢的,还有荣誉计划里一起成长的朋友们,大家对梦想和追求的全情投入时常感染着我,我无时不刻不在庆幸自己是荣誉计划里的一员。感谢兴阳,作为室友我们在计划里齐头并进;感谢海哥吴峥,从他身上我学习到了一个优秀科研人的品质;感谢孔教练和涛哥,作为我们计算机科学系的佼佼者给我树立了心向往之的标杆;感谢郑队,在我GRE的备战中给了我巨大的助力;感谢老开我玩笑的不正经的辰哥、给我们工科荣誉计划拍摄出精彩宣传片的导演苍、时不时来我们寝室看球的天总、经常在致远自习室遇到的大温和昕宇以及为我们工试致远小班劳心劳力的东哥……”

“没有他们,这四年的时光是不成立的。”罗晶这么形容这个荣誉计划里的伙伴们。他特地提起打致远篮球赛的日子:“太难忘了!篮球赛目前举办了两届,而我们16级工科篮球队连续两届都拿到了冠军,真的牛!感谢常常约球的史周、万中、浩哥、仲秋,感谢我们的两任球队经理许队和蓝晴,感谢大家给我的大学回忆里增添了这么多闪光的日子。”

平易近人、真诚温润的性格也使他在大学各类活动中大放异彩。大一暑假,他参与思源公益的支教活动,前往河南省卫辉市担任当地中学的英语老师和体验式培训师;大二下学期,在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他担任校长讲坛的礼仪志愿者,凭借流利的口语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校长;在大三上学期,他作为交换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同时被学校交流办授予“学生大使”的称号,参与新加坡政府的TF-LEaRN奖学金项目并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全球学生节上演说,吸引新加坡的学子来到中国交流。

在交大,在致远,平台很棒,都有一群优秀的、各有所长的同学。他认为一定要敞开自己,多和同学们交流,学习身边人的长处,养成优秀的习惯。

从新加坡到牛津:走出国门的追梦人

致远工科荣誉计划在为同学提供一流的教学水平和顶尖的科研环境之外,也十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推动同学们敢于走出去,让世界见证致远人的风采。

“你能想到么?”罗晶说道,“四年的本科生涯我只有两年半待在学校。”罗晶拥有丰富的交换经历和实习体验。为开阔眼界,在大三上学期,他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了一学期的交换。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国内各有所长,国外的课堂,老师授课的课时差不多只有一半,另一半的时间会是小班形式的讨论课和实验课,与传递专业知识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和致远的专题研讨课很像,老师事先布置课题让大家准备,课上大家进行小组的交流和展示。” 罗晶访学回来后这样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南洋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同时,他也鼓励大家要抓住致远提供的访学机会,不仅由于学院给大家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更因为国际化视野是每个致远学生该有的特质。

大三暑假,很多志在出国的同学会申请国外知名实验室的暑期科研,不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科研体验,而且一封国外教授的推荐信能在申请季给申请者加分不少。致远学院常年和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的实验室有合作,罗晶便借此申请到牛津大学David Clifton教授的实验室进行长达两个月的科研实习。“英国和新加坡完全不同,”他说道,“当时在新加坡只是上上课,逛逛狮城,但在英国,除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外,更多的是在体会国外实验室的科研氛围,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罗晶当时做的课题是有关机器学习在基因聚类中的应用,他说:“致远工科的培养方针之一就是鼓励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都被视作21世纪能改变世界的技术,理应有更多的人才去探索如何结合两者,为人类社会实现更好的赋能。”

从中关村到耶鲁:逐梦之旅仍在继续

当大四来临,在应付漫长繁杂的出国申请的同时,罗晶来到了中国学生最向往的科研实习圣地——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实习。“这也要感谢致远学院给的机会,”他说。从ACM班的实习生项目到联合博士培养,致远和微软亚研院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春季,学院都会组织报名的学生去北京参与面试,而罗晶在到访北京前就接到亚研院视觉组的电话面试并通过考核。“导师对致远学子的印象都挺好的,”他说,“研究员会更倾向和你聊自己的项目经历,而不是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侧重考察代码等基础能力。”

在亚研院完成一学期的实习后,罗晶又选择到旷视科技完成毕业设计。“有志于深度学习的同学一定要考虑去国内的AI独角兽企业实践一下,”他说,“不仅是因为那里有最大的数据、最多的计算资源,而是你可以从工业界的视角考虑计算机视觉的问题和出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提高。”至于为什么选择旷视?他解释道:“一是旷视是2017年COCO比赛的冠军,二是看了旷视研究院的一些论文后觉得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非常匹配”。

谈到未来,罗晶提到他毕业后决定去耶鲁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将来会继续从事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他这样分享自己的经验,“计算机科学圈子里的技术更迭快,常常要面对很多新思维,刚开始的时候免不了要在泥泞里挣扎几回,但保持初学者的心态就好,既要在面对难题时对自己有信心和耐心,也要提防自己习惯于熟练工种的角色,要敢于走出舒适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位“初学者”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郑雯瀚 郭仲秋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