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孙特:做有用之人,做无用之事

青春足迹

人物白描:孙特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本科三年级

2015-2016年度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院长奖学金,任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生会主席,多次获评上海市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学院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已通过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学位交换项目选拔,3月赴法国学习。四年太短,要做的太多,能做的然则有限。大学纷繁,选择很多,有时往往被坚定的目标拖得疲惫,做了很多“有用”之事却忽视了身边“无用”之功。于孙特而言,大学是扩大人生体验的平台,集大而学之,寻广而探之。当一回学霸,任一职主席,做点有用的工作;也要登一次舞台,读几本小说,闲来点点无用时光。

做有用之人,相信自己走出迷茫

于学业压力和繁杂利益之前,进入大学学习好应是“有用”的一个入门槛。其实,孙特在刚入大学时,也有过挣扎和不适应的过程,他的成绩并非很理想,甚至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从迷茫中走出来,坚定了提升成绩的目标,他曾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用一个个拼搏的夜晚把成绩从中间水平提高到年级前部。在进步中他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2016年9月,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通过学位交换项目选拔,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继续学习两年半。   

做对他人有用的仁者,在提升和奉献中统一

做一个有用的人更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仁者。学生工作一直是孙特大学生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一担任班级班长、校青年志愿者的一名“源源”、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里的小记者,又到后来担任学院学生会秘书处部长,任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学生会主席,每一个职位、每一次志愿经历都是自我成长与自我奉献的平台。   

在协助学院整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面对同学们情况各异的申报和不计其数的询问邮件,他以为同学做好服务的心态,逐条核实,并耐心仔细地回答同学们的疑问,工作量很大。经过数周的评定周期,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每每收到同学们的感谢,他也就找寻到了工作价值。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学生工作的同学常有抱着对自己“有用”的心态才去参加,而学生工作于自身的益处其实更多藏在“无用”的辛苦与汗水中。   

做“无用”之事,无愧四年青春

对小提琴的喜爱是他最常做的“无用”之事,作为慕斯室内乐团的成员,他多次登上学校迎新晚会、跨年晚会、团拜会、各院迎新的舞台,这些活动缓解了平日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在乐团中,他们的练琴时间非常有限,虽然知道大家的“口味”越来越倾向流行,但是他仍然坚持练习一些鲜有人问津的古典曲目。与乐队多次的磨合,才有重奏时的默契;坚持枯燥反复的练习,才有了琴艺的稳定提升。   

2015年暑期,孙特参与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山圆梦”支教活动,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河源镇兰大庄,担任数学、地理及手工老师。此次机会让他了解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他认为,教育的落实并不体现在硬件设施上,而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不足,原因来自于家庭阻力重重、教师更迭不断等,孙特将自己定位为孩子们的“筑梦师”,为孩子们构筑梦想,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也正是多做无用之事的渴望完整了他大学的生活,新生杯里与队友一起拼得拔河冠军,羽毛球团体进入前八;坚持每个假期读三两本名著,感受人文的沐浴;参加美赛,感受世界数学建模竞赛的魅力。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孙特始终相信的观点。在大学里,他力争做一个有用之人,为祖国、社会所用,则人可皆知;在生活中,他喜爱做“无用”之事,增大学生活色彩,无愧四载青春。  

 

刘菁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