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曹红霞:因自强而生的美丽心灵
— 青春足迹人物白描:曹红霞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
她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一人负担了全家的生活和姐弟两人的学费,内蒙的冬天,屋里结的冰,因寒冷而蜷缩的身体,这是她记忆中生活的开始。“一个人一出生,他的家庭环境就已经注定好了,但是我们的将来是握在自己手中。”她相信,自强,终能使生活充满阳光。
“霞姐生日快乐!”“我们爱你!”
随着蜡烛摇曳的光影,南17宿舍楼下聚集的同学们向刚接到电话惊喜地出现在阳台的“霞姐”边喊边挥舞着双手。
大家口里的“霞姐”,全名曹红霞,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普通同学,一名看似普通,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种下自强种子,绽放美丽心灵的大四本科生。
初入大学,一位凭借自己努力没有花费家中一分钱完成学业的北京学姐成了红霞的榜样,让她真正认识到,来到大学,已经不再是需要家长呵护的小孩子,而是一个对自己和家人有义务的成年人,为了父母,也为了弟弟,应该学会自强自立。
自强的种子种在心里,萌发出拼搏的嫩芽
和大家一样,红霞的大学生活是多彩的拼盘:学习、勤工助学、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C等优秀奖学金、杰能科二等专项奖学金,是她学习努力的见证;图书馆、校治保队、家教服务,都映有她辛劳的汗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是她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回应;两届科技馆积极分子、优秀世博志愿者、校十佳志愿者,是她无私奉献时不经意收获的风景……
“我深知一点,我可以走到今天,离不开儿时社会各界对于我的帮助,而当作为大学生的我,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的时候,我就义不容辞的开始了自己的志愿和公益的道路,虽然我不能像社会上的慈善家一样对于社会做出很多的贡献,带给贫苦人民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我也愿意用自己的一双手去回报社会。”
自强的种子种在心里,伸展出感恩的绿叶
怀着感恩的心,当红霞听说学校中的志愿者服务总队时,怀着欣喜和惴惴不安等待着面试的结果。如愿以偿后,她用心去温暖孤寡老人、智障人士、残障人士,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持科技馆等场馆的秩序,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来去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带给远在河南村庄孩子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带领团队协助老师做好交大世博志愿者的志愿者,带给学弟学妹进入校园的第一次感动……
所有的这些,她不仅仅自己在做,更是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们能帮助的人。
实习到晚上六点半,在路边买一个小饼做晚饭,搭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八点多回到学校就直奔实验室……即使这样忙碌,红霞依然挤出时间参加义务家教,她解释到:“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增长知识,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更加乐观的对待生活。”而说到之所以选择参加到图书馆、校治保队和家教的勤工助学中的原因,除了需要补贴生活,也因为可以服务同学,可以为学校的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自强的种子种在心里,绽放出美丽的心灵
和其他人一样,红霞曾怀着无比的热情与幻想搭乘上支教的火车,也曾和大家一样为教学计划跟不上而焦急,为孩子们只想和他们玩却不想学习而怀疑千里迢迢前往的目的,也体会过仅仅一人之力的无助。迷茫过,怀疑过,却终于坚定:“我们没有权利去责备任何一个人,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身边的人。”
“低调、刻苦,总是默默奉献,非常体贴、关心人”“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踏实,按部就班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她关心别人,宁可自己累,也会多做一些”“如果遇到挫折,她不会轻易气馁,有时候还鼓励别人放下包袱”……这些都是红霞周围人对她的评价。提到红霞,他们总会有许多“她利用暑假替大家整理了那次一个多G的杂乱资料”“考试前一天我要值班,后来她帮我换班了,让我安心复习”“那时我对社团的许多工作都不会,她总是很耐心的教我”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
“所谓的幸福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所得自己应得的东西”“只有有信仰,才会快乐”“因为公益而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红霞曾写下的言语。她是平凡的,一个平凡的学生,一个平凡的党员,一个平凡的志愿者。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可以让人为之落泪的故事,却有着一颗因自强自立而生的美丽心灵。
这颗因自强自立而生的美丽心灵,在平凡中引领人拼搏、感恩、奉献。正如那个寒冬的夜里,青志队的同学为他们的“霞姐”庆祝生日,用点燃的蜡烛拼出了一颗“志愿之心”。那一刻,楼下摇曳的烛影,是由一颗美丽心灵点亮的许许多多同样美丽的心,随之传承的,是自强自立的精神,让一届届的青志人,交大人用奉献将爱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