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金课

范文兵:建筑设计及原理

交大金课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及原理

课程负责人

范文兵

01_副.jpg

名师名片

范文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导,首批教学系列卓越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教案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项),上海交大“卓越教学奖”,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称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理事。主讲本科《建筑设计及原理(1)》《建筑设计原理(上、下)》、研究生《中国当代本土建筑设计实践研究》等课程。承担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高级研究学者项目“设计教学法研究”、上海教委重点教改项目“跨学科交叉互动,探索建筑学本科教育新体系”。发表教学专著《建筑教育笔记1——学设计·教设计》,主编《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集》。在专业重要期刊发表二十余篇教研论文,指导学生获国际、国内设计奖项二十余项。

2-教学团队.jpg

团队成员:赵冬梅、张子琪、孙昊德、刘小凯、张帆、黄华青

课程介绍

3-“空间”模块期终公开答辩上课现场.JPG

本课程256学时,16学分,是建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本科二年级两个学期内完成,分别为“建筑设计及原理(1-1)”,“建筑设计及原理(1-2)”,统称“建筑设计及原理(1)”。课程围绕当代建筑学三个基本议题“空间、基地、建构”,将教学分为三大教学模块。综合学科前沿、概念设计法、设计思维、设计行为、教育学规律等多角度思考,将每个模块划分为一系列具有学术、设计与教育基础、训练目的明确的12个设计作业(Design),结合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授课(Lecture),完成从“知识→技能→观念”逐渐递升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上海交大历经“沿袭→改革→完善”三个发展阶段。

(1)沿袭:2004年以前,鲍扎体系+功能类型

这是当时国内通行的建筑教学模式,其源头,是 1920年代引入中国的巴黎美术学院“鲍扎”体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原苏联经验,形成的一套以“由简入繁的功能类型”为线索,以平面组合、形式风格、艺术熏陶、师徒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改革:2004-2012,本体观基础上的建筑基本议题训练

2004年开始,范文兵带领教学团队从当下建筑学科前沿趋势及国内外优秀建筑教育成果两方面入手,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逐渐确立了一套以“建筑本体观”为基础,围绕“空间、基地、建构”三个基本议题,学理前沿、体系完整、循序渐进的研究型理性教学模式。2012年,获评上海市精品课程。

(3)完善:2012年至今,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交大特色

教学团队在结合学科前沿对教学理念“持续调整”的基础上,响应国家教改方向,以“学生获得感最大化”为目标,围绕创造交大特色,在“教学法”上着力改进。

贯彻多元化训练手段与评价体系,借助“大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在“通与专”之间自主定位。增加来自中国当代建设的优秀案例,加大设计作业的真实性,帮助学生建立文化与创新自信。深化设计教育的理性因素,帮助理工生源顺畅转换思维。发挥课程在建筑学系整体教改中的“触媒”作用,完善“建构”模块,强化与建筑技术的深度合作,创造交大建筑教育特色。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务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