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金课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顾鸣敏:基于ESP智能模拟病人的缺氧病理生理学实验

交大金课

金课名称

基于ESP智能模拟病人的缺氧病理生理学实验

任课教师

顾鸣敏

image.png

名师名片

顾鸣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前常务副主任。现为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基础医学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委员和上海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科分会委员。曾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学处副处长、医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副主任。现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也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2021年实验教学应用示范课程负责人。从事医学遗传学、医学教育研究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等工作38年,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级教学和科研项目10余项。曾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 J Hum Genet)》上的论文2篇,被OMIM收录的遗传病2个。主编或副主编教材、专著12部,其中包括主编《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教材和共同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系列教材(共5本)》。曾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还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课程介绍

image.png

作为医学功能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ESP智能模拟病人的缺氧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通过视频演示解困惑,虚实结合增能力,智能模拟促思辨,探究拓展求创新等设计,启发学生正确理解缺氧引发的病理生理变化,体现虚拟仿真实验的“流程再造”,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及敬畏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从形态、机能、分子、细胞、组织等方面探究缺氧的致病机制,并制订防治方案。

该课程围绕1个目标、构建了3个体系和实现了5个结合。1个目标是: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确定的“助力学生人格养成、推动学生能力提升、深化学生知识探究,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开展实验课程设计。3个体系是:①实验能力导向的目标体系:该体系由显性双主体(知识探究和能力建设)及隐性双主体(价值引领和人格养成)构成,突出了以学生为本、能力导向的理念。②一体化设计的缺氧实验教学体系:含4个梯度,即缺氧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虚实结合的缺氧动物实验、基于智能模拟病人(ESP)的一氧化碳中毒综合实验、探究拓展性缺氧实验。③各环节相互支撑的资源体系:线下资源包括系列教材和综合实验室等,线上资源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微课、慕课、用于拓展学习的文献库和技术库等。“5个结合”是:①以实验教材为蓝本的缺氧教学资源与以教学软件为基础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有机结合;②真实缺氧实验与虚拟仿真缺氧实验的有机结合;③线上交流缺氧实验与线下预习、复习缺氧实验的有机结合;④基础实验与综合性、探究性实验的有机结合;⑤基础缺氧原理与临床缺氧问题的有机结合。设计思路见示意图。

应用情况:已在医学院内使用6个学期,选课学生约2000名,71.7%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拓展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截止2021年9月20日,在实验空间(http://www.ilab-x.com)的浏览量达28181人次,做实验3989人,实验通过率达84.2%。据统计,该课程已被100余所医学院校作为共享应用课程。2020年该课程还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列为医学生必修课程。

课程链接

https://www.ilab-x.com/details/v4?id=5077&isView=true

教务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