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夹缝中的科学研究

交大党史故事

1961年,上海交大划归国防科委领导,转型为国防工业大学。由国防科委下达的科学研究项目稳步增加,科研工作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和办学特色。1970年,学校归第六机械工业部(简称“六机部”)建制并领导。六机部是国务院下设的一个工业部,主管军用船舶制造工业。十年“文革”期间,由于老一辈革命家的坚持,国防科研项目仍作为国家重点任务得到重视。“文革”爆发后被迫停滞了3年之久的上海交大科研工作,至此得以恢复。

这一时期,学校主要承接来自国防科委和六机部下达的研究项目,试制和生产国防工业急需的产品,承接造船工业产品理论、新工艺研究及标准化项目。自1973年起,学校各专业的服务面从六机部扩大到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水电部等,承接来自中央各部委的科研协作项目。此外还承接上海市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参加大型民航客机、核电站、上海新客站等重大工程的技术攻关。据统计,1966年至1976年,学校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和各省市部委下达的研究项目共计500多项,已完成并取得重大成果的有300多项。这些科研项目主要分布在舰船、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化、计算机、激光、新型材料、机械、工艺等多个学科领域,诸如静电陀螺电罗径、“7103”项目、玻璃钢扫雷艇、大功率液力偶合器、358雷达、双三七指挥仪、水下激光电视等。这些都是紧密结合国防建设,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尤其是造船工业发展的项目。

图1: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代号“7103”)(1)_副本.jpg

图1: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代号“7103”)(2)_副本.jpg

船舶制造系教师朱继懋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代号“7103”)

图2 1970年代物理教研室教师汤一兵、谢绳武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水下激光电视_副本.jpg

物理教研室教师汤一兵、谢绳武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水下激光电视

图3:358雷达仓内外全貌(1)_副本.jpg

358雷达仓内外全貌

从1973年起,学校编辑出版了内部科技刊物《上海交大科技》,先后出版6期,每期约3000多册,与全国2000多个单位进行了科技情况的交流。后因学校印刷能力跟不上,将此暂定为内部不定期刊物出版,分为综合性和专刊两种。至1976年又恢复正常出版。1974年8月,学校又设置了船舶结构力学等12个研究室,加强科研组织和管理工作。

图4:1978年《上海交大科技》船舶动力专刊_副本.jpg

1978年《上海交大科技》船舶动力专刊

处在“文化大革命”这一非常态时期,许多教师长期遭受极“左”路线的迫害和折磨,生活极其艰苦,从事科研工作的条件亦不尽如人意。许多承担科研项目又处于教学第一线的“老讲师”“老助教”们,上有老,下有小,月工资60元,一家三代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4平方米,教学科研用书籍不得不堆在床底下,找书本得用手电筒照亮。即便如此,他们忍辱负重,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就和应用成果,为国家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徐祖耀,在“文革”期间利用开展工农兵学员教学及参加编写教材的机会,开始中断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不久,他被检查出肺结核活动期,向组织请了长病假,因祸得福,获得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没有电子显微镜和切片机的条件下,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在金属马氏体相变的微观世界开展了大量分析研究工作。1978年,其研究成果《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交付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辑们惊呼:作者在“文革”中竟能写出这样一部世界领先水平的著作,真是奇迹!

图5:徐祖耀院士及其研究成果《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1)_副本.png

徐祖耀院士及其研究成果《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还有,“814”第二期工程需要使用10多个六级精密小模数齿轮,但学校仅有七级精度的机床,研制人员凭着精湛的技术,创造了用七级精度机床加工六级精密齿轮的奇迹,从而顺利攻破阻碍工程进展的关键性难点。某科研课题需要一套价值近万元的离子交换树脂系统,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发动群众到处拾废管,自行加工拼装而得,确保了研究工作正常进行。一台积压12年之久的高频电炉因年久失修,全部生锈,成了老鼠窝,科研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抢修,使这样一台废设备重新得以使用。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上海交大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开展科学研究,知难而上,乱中求进,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风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6年12月28日,上海市教育局在上海交大召开高校科研现场会,来自上海市高教系统约300人参加了会议。翌年,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到全国有关高校进行调研和考察。老部长深知我国高等教育在十年动乱中已被摧残得百废待兴,许多实验室也被破坏殆尽。当他来到上海交大,在船模试验池考察时,陪同人员告诉他这是1958年建成、整套仪器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实验室,在“文革”中没有受到破坏,还完成了许多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并自行研制了一些仪器设备。参观空泡水筒实验室时,陪同人员汇报说这是“文革”中经过漫长岁月才建成的实验室,全部仪器设备都是自行设计,国内制造。蒋南翔十分感慨地说:“上海交大船舶流体力学研究室真是了不起,船模实验室不仅保养完好,做了许多科研工作,还新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空泡水筒实验室,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种自力更生、坚忍不拔、在逆境中努力拼搏的精神应该大力发扬!”

图6:长达110公尺的船模拖曵试验池_副本.png

长达110公尺的船模拖曵试验池

图7:船舶流体力学实验室的空泡水筒_副本.jpg

船舶流体力学实验室的空泡水筒

1978年2月4日,上海市科学大会召开。上海交大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27项,并有船舶流体力学研究室等6个集体获先进科技单位称号,李渤仲等13人获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相隔一个月,在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上海交大有33个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周志宏、朱物华、阮雪榆3位教授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船舶流体力学研究室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众所周知,获奖科研成果绝非一蹴即就、轻而易举完成的,从科研立项、攻关、试制,直到取得成果,获得奖励,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文革”时期,交大人在夹缝中的潜心努力和默默工作,赢得了“文革”结束后科学研究成果的大丰收。当然这并非“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干扰,这十年的科研成就一定会更大、更多。

图8:周志宏、朱物华、阮雪榆(1)_副本.png

周志宏、朱物华、阮雪榆

图9: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合影_副本.png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合影

来源:盛懿、孙萍、欧七斤:《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萍
叶璐(编辑)
档案文博管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