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高唱“建设祖国富饶内地”之歌

交大党史故事

迁校过程中,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交通大学经受了各种考验,广大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

以党委书记、校长彭康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毅然担起了领导广大师生迁往西安以及学校分设两地后专业归并、人事调配、机构重组等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彭康反复强调:“交大是国家的交大、社会主义的交大,……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他一人挑起书记、校长两副担子,领导着当时规模体量最大的高校之一,长期奔波于上海、西安两地,处理着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他统筹谋划,为把交大建设成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学”,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校园规划等方面为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分别搭建了后续发展的基础与平台。当中央决定分别成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时,组织上给了彭康一个选择:是留在上海还是远赴西安,他只说了四个字“我应该去”。他用自己的行动带头举家西迁,在西北扎下根。在他的率先垂范下,交大党委会17位委员中有16人去了西安。

01  党委书记、校长彭康_副本.jpg

党委书记、校长彭康

“党指向哪就打到哪”“哪里需要哪安家”!西迁的著名教授有赵富鑫、殷大钧、沈尚贤、孙成璠、周惠久、陈大燮、严晙、钟兆琳、张鸿、黄席椿、顾崇衔、吴之凤、冯㭎、吴有荣、袁轶群、江宏俊、陆振国、顾逢时、刘美荫、陈季丹、沈三多等,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副教授和讲师。他们毅然放弃了上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奔赴西北,重新安家创业,以实际行动支援大西北建设。

教务长、机械系一级教授陈大燮作为迁校带头人之一,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在完成1956年招生任务后即偕同夫人迁往西安开展工作。他既是我国热力工程教育的开拓者,也是西安交大的建设功臣,为学校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树立优良教风学风呕心沥血。

02  陈大燮教授(左二)_副本.jpg

陈大燮教授(左二)

电工系主任、一级教授钟兆琳年届花甲,夫人长期卧病在床,但他表示:“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他婉拒了周恩来总理请他留在上海的建议,带头报名,随校西迁。他的表率作用激励了许多教师和学生。

03  钟兆琳教授(右三)_副本.jpg

钟兆琳教授(右三)

当交大师生来到西安时,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因为初建,也不免有简陋之处。据师生回忆:教学区内及北门、东门外,不少地方雨雪天气一片泥泞。室内大多尚未安装取暖设施,冬季进入教室、会议室等,均要全副冬装。还有同学编了个顺口溜“电灯不明,自来水不灵,道路不平”,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但艰苦的条件抵达不住同学们对求学求知的激情。这群奔赴西安、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在校刊上热情撰文,呼吁高唱一支“建设祖国富饶的内地”之歌。同学们继承发扬老交大严谨、踏实的学风,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立志以实际行动投身祖国西部建设。

04  西迁学生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让我们一齐唱一支建设祖国之歌》_副本.jpg

西迁学生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让我们一齐唱一支建设祖国之歌》

西迁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数以千计的教职工及其家属和学生的迁移,合计上千节车皮、数以万吨计的仪器、设备、图书、教学用具、家具等物资的搬迁和安装,新校址教学、科研、生产、体育、生活设施的配套并开始运转,等等。

西迁中的交大师生不会忘记为确保学校工作有序进行、为带给大家生活便利而付出艰辛劳动的总务科、膳食科、花木组等后勤部门的数百位职工。当时,后勤战线的干部职工兵分南北两地,一地在上海将仪器设备、家具行李打包并搬运上西行的列车,一地在西安火车站卸车运至新校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要安全搬迁到新的实验室并就位,课桌椅要按期进教室,教工家具和行李要不损坏、不遗失、不弄乱、逐户进屋,还有保证师生到达西安后立即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

05  搬运西迁的设备.PNG

搬运西迁的设备

在上海、西安两地政府支持下,学校还妥善安排教职工家属的工作调动和子女入学问题,先后从上海动员迁来了幼儿园、成衣、修鞋、理发、洗染、煤球制作等生活服务部门,在西安教工宿舍形成一个“上海新村”,使师生员工尽快地适应西安的生活。

06  交大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迁校前合影_副本.jpg

交大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迁校前合影

西安、上海两地师生员工凝聚集体的力量,克服西迁及分设初期专业调整、人员调动以及因招生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师资紧缺等困难,以实际行动做到了迁校和教学两不误。学校没有因为迁校而延误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停开课程,没有因为迁校而影响原定的教学实验。

交大西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下的重大历史事件。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全部内迁西安到一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再到分建两校,历时四年圆满完成迁校任务,实现了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既支援了西部建设,又满足了上海需要。

其后,经过两校几代交大人的不懈努力,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双双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并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目标携手奋进。这在中国大学发展史上堪称佳话!原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曾评价说,交通大学的迁校“是我国在调整高等教育事业战略布局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大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体交大人胸怀大局、爱国为民,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到祖国的每一寸山川大地。西迁精神为百廿年交大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值得交大人珍视、传承和发扬。

来源:盛懿、孙萍、欧七斤:《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萍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