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交大党史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新生的人民政权急需巩固,社会生产亟待恢复与发展。交大师生员工以高昂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工业化建设的热潮中:参与建设新中国第一个雷达站、战斗在荒凉艰苦的治淮工程、踊跃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奔赴东北工业建设第一线,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和毫无保留的爱国奉献精神。

当时,溃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不甘心失败,乘华东地区尚无空中设防力量,经常对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空袭轰炸。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了上海杨树浦、闸北等地的发电厂和自来水厂,致使城市停电、停水,无辜市民伤亡千余人,史称“二六轰炸”。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陈毅严肃指出:“1949年5月27日我们解放了上海,但只解放了领土,还未解放领空。所以上海只能算解放了一半。”他下达指示,立即借调交通大学即将毕业的部分大学生,前往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帮助开展雷达工作,加强上海防空的远程预警。2月16日下午,一辆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卡车将交大电机系电讯组毕业班21名学生送到上海提篮桥安国路76号防空处雷达队。他们是林学昌、唐安琪、陈辅伦、叶隆骏、石松年、孙祥麟、周思文、桂体仁、乔云台、计燕华、吴炯明(女)、刘瑜(女)、曹美琪(女)、史济民、刘篪、黄秀铭、李曾善、卢象畴、李龙荪、夏克同、沈逢吉,包括2名党员、18名团员和1名主动请缨的非团员学生。这批学生刚学过无线电理论知识,面对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日本旧雷达,真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在交大教师蒋大宗的精心指导和在上海国际无线电台总工程师、交大兼职教授钱尚平的帮助下,交大学子凭着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不服输的闯劲,边学边干,夜以继日地钻在机器堆里查线路,找故障,经过多次全面仔细地调试,架设在大楼顶上的雷达终于能开机工作了。接着他们又将另一部313雷达架到了更高的外白渡桥畔百老汇大厦(现上海大厦)顶上。3月20日,这两台刚修复的雷达先后发现了东南方向250公里外来袭的敌机,及时发出警报,使解放军高射炮部队在第一时间做好了战斗准备,为保卫新政权、保卫大上海作出了贡献。5月下旬,雷达队划归上海防空司令部电讯营,编为第一中队。这21名学生除1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外,其余全部留在部队,先后分配到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各大军区,成为新中国雷达部队的技术中坚力量。

图1  1950年3月,架设在安国路76号防空大楼楼顶上的日本四式雷达(1950届电机工程系毕业生叶隆骏提供)_副本.jpg

1950年3月,架设在安国路76号防空大楼楼顶上的日本四式雷达(1950届电机工程系毕业生叶隆骏提供)

图2  1950年6月中旬,首批交大雷达兵学子返校,与班级其他同学摄于图书馆前(1950届电机工程系校友叶隆骏、刘瑜提供)_副本.jpg

1950年6月中旬,首批交大雷达兵学子返校,与班级其他同学摄于图书馆前(1950届电机工程系校友叶隆骏、刘瑜提供)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交大学生再次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开展时事学习和宣传活动,向全市大中小学倡议捐献“新中国学生号”飞机,获得许多学校的热烈响应。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招收青年工人、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决定。交大沸腾了!很多同学当天就争着报名,几天内就有650多位同学报名参军,要求上朝鲜前线。最后批准38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6.43%。被批准参军的同学坚决表示:“到部队里要争取主动,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争取做战斗英雄!”没有被批准的同学也表示留在学校里要搞好学习,练好身体,积极工作,随时准备响应祖国的召唤。1951年1月9日,徐汇、长宁、普陀、龙华、洋泾、新泾6个区参加军事干校的学生共1200多人佩戴光荣花,在交大举行欢送仪式后出发。同年7月,中央决定军事干校第二次招生,学校又有200多名学生积极报名,113名学生获批准,其中73名为应届毕业生。

图3  1950年12月9日,交通大学参加军事干校的学生雄壮地行进在游行队伍中(上海市档案馆提供)_副本.jpg

1950年12月9日,交通大学参加军事干校的学生雄壮地行进在游行队伍中(上海市档案馆提供)

图4  1951年1月7日,交通大学航空系欢送参干同学留影_副本.jpg

1951年1月7日,交通大学航空系欢送参干同学留影

交大学生不仅积极献身于保卫祖国的国防事业,也将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经济建设事业……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干部和建设者。交大学生在奋发学习的同时,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个人奋斗的志向。校友们常常回忆起,当年在交大求学时,一些同学头一天还在一起上课,第二天竟突然离校,被抽调去参加工作了。没有毕业照,来不及告别,但每个人都踌躇满志。为尽快向国家输送专业人才,学校加快了课程进度。学生抓紧学完全部课程,例如,电机、机械两系1950届学生以一年时间学完两年课程,提前结束学业,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东北,参加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工作。

历史上的淮河灾害频发,是一条难治之河。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淮河又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给国家特别是华东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950年10月9日,校务委员会举行第七十七次会议,讨论落实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动员各大专学校水利、土木、测量等系科毕业生参加治淮工程的指示,决定由工学院院长朱物华教授等前往华东水利部接受参加治淮工程任务。10月15日,土木、水利两系四年级学生首批前往南京参加治淮工程。1951年9月,全校又派出72名师生奔赴苏北治淮第一线,其中土木系四年级学生53人,助教1人,水利系四年级学生18人,前后长达一年,于1952年7月底返校。师生们在寒冬里冒着风雪,在酷暑里顶着烈日,运用他们学到的技术,奋战在治淮第一线。有些同学参加了运河堤坝春修工程,他们和民工一起住在滩地上搭起的工棚里,泥地上铺一层稻草就是床铺,除了进行工程指导外,晚上还经常和民工一起加班挑土。有些同学参加了洪泽湖大堤护岸春修工程,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使工程设计力求经济,将工程经费由原来预算的83万斤大米下降为60万斤大米。有些同学参加了淮河故道中山河的查勘,他们在风沙满天、大雪纷飞的荒野里,每天长途跋涉30里路程,测量1500亩地形。还有同学参加了润河集分水闸工程、涵洞修建工程,以及工地训练班等工作。

图5  1950年参加治淮同学的来信,向学校汇报治淮工作情况及成果_副本_副本.jpg

1950年参加治淮同学的来信,向学校汇报治淮工作情况及成果

图6  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届土木系校友曹楚生于1951年作为交大土木系教师参加治淮。图为1955年曹楚生在安徽佛子岭水库连拱坝前留影(1948届土木系校友曹楚生提供).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届土木系校友曹楚生于1951年作为交大土木系教师参加治淮。图为1955年曹楚生在安徽佛子岭水库连拱坝前留影(1948届土木系校友曹楚生提供)

来源:盛懿、孙萍、欧七斤:《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萍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