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把火车开到南京去”
— 交大党史故事国民党迫于内战压力,压缩教育经费,下令取消交大的航海、轮机二科,引发声势浩大的交大护校运动。1947年5月13日,在中共交大总支的领导下,交通大学近3000名学生冲破层层拦阻,自行开火车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抗议。
13日清晨5时,全校95%以上近3000名学生分别登上了57辆卡车。队伍总指挥以及各大队、中队、小队队长均佩戴鲜明的袖标,俨然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护校车队正要开出校门时,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等人慌忙赶来,他们站在请愿车队之前双臂横拦,企图阻止车队出门。几个纠察队员机灵地一边高呼“保护市长”,一边将吴国桢拽至路旁,请愿车队迅速开出校门。
交通大学护校晋京请愿队伍出发游行
请愿车队到达上海北火车站后,学生们井然有序地下车,列队进入候车大厅。此时的北站内外,军警四处戒备,如临大敌。车站奉命不卖票,站内所有火车都已停开,旅客也被赶走。
交通大学护校晋京请愿队伍齐集北站
11时50分左右,市长吴国桢、教育部次长田培林、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方治、市参议会议长潘公展等赶到北站,与护校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进行谈判,阻止学生赴京。谈判没有结果。
谈判过程中,张公纬指挥学生整队进入月台准备登车。此时,车站内空无一车。没有车,怎么赴京?主席团成员商量后,决定组织几个小组,沿各条路轨分头寻找机车和车皮。在铁路员工帮助下,学生们终于找到了机车和车皮。一列由机械系学生傅家邦、丁仰炎等开动的火车驶进月台,广大学生一片欢呼。
自驾火车的机械系学生傅家邦、丁仰炎
开上月台的列车只挂有8节客车,不够全体学生乘坐。这时,其他学生又找到27节闷罐车车厢。傅家邦等将原列车开出站台,改挂闷罐车车厢,再次开进月台。山茶社员利用“打倒列强”的曲调,现场编写新歌词:“火车不开,火车不开,自家开,自家开!交大同学真正崭,交大同学真正崭,真正崭,真正崭! ”学生们在上海音专学生陈良的指挥下齐声合唱,士气高涨。
护校晋京请愿队伍取得车头,准备启程
下午5时左右,吴国桢、潘公展、方治再次来到北站进行拦阻。他们扬言:“朱部长(指教育部部长朱家骅)限学生于6时半前退出月台,明晨8时上课,否则全部开除学籍……倘再有越轨行动,要依法制裁!”然而,朱家骅的一再失信和威胁进一步激起了交大学生赴京请愿的决心。暨南大学、上海医学院、浙江英士大学的学生代表也冲破军警阻拦,来到月台,高呼“支援交大护校斗争!”“欢送交大同学晋京请愿!”
自行驾驶火车晋京请愿,车头上贴着 “交大万岁”
6时半,请愿团总指挥组织学生上车。6时45分,车头上贴着由穆汉祥书写的“交大万岁”、车厢上贴着“交通大学晋京请愿专车”红色大字的列车拉响了汽笛,由交大学生自己开动的火车缓缓驶出车站,向南京方向进发。6时55分,当列车开到麦根路大扬路口时,铁路局已奉命将前方的一段铁轨拆除,列车不得不停止前进。但是,铁路工人把拆下的铁轨和工具留在了路旁。土木系学生下车把路轨重新铺好,列车继续前进。之后,列车再次遇到了铁轨被拆除的情况。这次拆下来的铁轨也被搬走了。土木系学生毫不气馁,将列车后面的铁轨拆下来,铺到列车的前方,列车又继续行进。
铁轨遭破坏,土木系学生自行拆装铁轨
列车到达麦根路车站时,全副武装的青年军202师一个营的士兵布阵在列车两旁。小股士兵想夺车而上,阻止学生前进,学生们奋起抵御。许多当过兵的学生,力劝士兵不要干预。晚上10时45分左右,列车又继续开动。靠近真如车站时,国民党当局又将前面一大段弯道铁轨拆除,学生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弯道替补,同时机车里的水也快耗尽,列车再次停下。
14日凌晨1时左右,朱家骅终于坐着装甲车赶到了现场。他用扩音器叫喊:“交大学生集体中断交通,已经不是学生的行为了,你们要马上回校,不然就全体开除。”对于这样的高压,学生斗志反而更加旺盛。但是当时,青年军在路口严密布阵,一场血腥的镇压已迫在眉睫。
在真如与吴国桢市长对峙谈判
在此关键时刻,中共上海学委副书记吴学谦、国立大学区委委员浦作骑自行车赶到了现场,秘密找到国立大学区委委员吴增亮,传达了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委员钱瑛的指示:要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当前形势不可硬拼,宜争取及时妥善解决,胜利返校,避开敌人的血腥镇压,保护群众积极性。根据这一精神,总支委员、学生自治会党组成员分头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做说服工作。
拂晓,学生代表前去和朱家骅谈判。当周盼吾、周寿昌等代表来到时,朱家骅已经借机离开,只留下吴国桢、蒋经国、宣铁吾等在场。他们把朱家骅亲笔签署的书面答复交给学生代表,内容共5条:(1)交大校名不更改;(2)轮机、航海两科不停办;(3)学校经费依照实际需要增加,与其他大学平等;(4)员工名额按班级人数照章增加;(5)如有未尽事宜,师生及校友可派代表晋京面商。主席团经过研究,认为朱家骅本人已签字保证,护校要求基本达到。当即由周寿昌向全体学生宣读朱家骅签署的书面答复,由周盼吾表达主席团的意见:“这次护校已经取得基本胜利,我们回校去继续罢课,再派代表到南京谈判,直到完全胜利为止。”学生们热烈鼓掌,欢呼胜利,其后分乘上海市公用局调来的40辆公共汽车凯旋返校。
交大护校学生胜利返回学校
5月15日晚,学生自治会召开系科代表大会,选出胡国定、丁仰炎、丁奇中、张公纬、朱葆城、吴振东、张海威、罗其森、张彭宝、胡庆蒸、陶龙、奚祖纲、曹国祥、王志遂、程志远15名赴京谈判代表。教授会也派出钟伟成、季文美两位教授代表共同赴京。经过谈判,教育部确认了朱家骅签署的承诺,并当即拨付一笔经费。谈判代表在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介绍护校运动的宗旨、目的和经过,以取得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至此,交大护校运动胜利结束。
1947年5月,交大学生赴南京谈判15名代表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合影
护校运动是交大党总支遵照中共上海局“要从生活斗争中实现突破”的指示,通过学生自治会结合交大实际,抓准时机,组织领导的一场大型斗争。运动迅速发展为全校95%以上学生参加的最广泛的群众运动,进一步壮大了进步力量,团结了中间群众,孤立了反动势力。很多学生在护校运动中擦亮了眼睛,彻底丢掉了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成为爱国民主运动的骨干力量。
护校运动作为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大乃至全国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上海视察中国第一枚火箭(T-7M火箭),获悉该火箭主任工程师、现场讲解员潘先觉是交大毕业的学生,立即说道:“啊,交通大学!是不是那个学生自己开火车到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当得到肯定答复后,毛主席紧握潘先觉的手,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