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会师徐家汇

交大党史故事

抗战胜利后,交大渝校师生(其中学生共1240余人)分五批陆续复员回沪,与沪校的800多名学生会合。第一批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于1945年10月乘轮船离渝,历时月余,于11月底抵沪。第二批主要为教职员、家属及部分二年级学生,因当时交通工具极度紧张,经师生和校方共同努力,设法借来一艘旧军舰,由一艘小火轮拖行,于1945年11月离渝,历时半个月,于12月中旬抵沪。第三批大部分是一、二年级学生,1946年3月上旬出发经陆路返沪,历时月余,于4月中旬抵沪。

图1 交通大学重庆校园.jpg

交通大学重庆校园

复员途中犹如进了一次社会大学,使广大师生深受教育。在钱存学所写的《从九龙坡到徐家汇》和秦亦山(原名谭西夷)写的《从重庆交大到复员》的回忆中,对第三批学生复员的情景都有较详尽的记载。当时他们离开空气沉闷的“陪都”重庆后,沿川陕公路、陇海路、津浦路、沪宁路进发,交通工具极其简陋,有时乘背着煤气发生炉的破烂的长途汽车或敞棚卡车,有时乘坐骡马车,有时步行,有时乘坐破旧的闷罐火车。由于途中时常受阻,他们有幸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是伟大祖国灿烂辉煌历史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光荣象征,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洗劫和国民党的腐败,学生沿途耳闻目睹的是一幅山河破碎、疮痍满目、断垣残壁、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悲惨景象。如此巨大的反差使学生沉思:“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贫穷?”“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被一个人口不到中国四分之一的小日本打得一败涂地?”“战后的中国向何处去?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国家?”“国共两党能否建立联合政府?会不会发生全面内战?”途中学生们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不拘形式地进行了自由交流,不同程度地认识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和蒋介石的反动行径,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图2 钱存学_副本.jpg

钱存学

图3 谭西夷_副本.jpg

谭西夷

路过徐州时,交大学生还和国民党宪兵开展了一场“遭遇战”。当学生们历尽艰辛到达徐州火车站时,忽然发现站台上除了学生乘坐的那列破烂肮脏的闷罐车外,还停靠着一列装载日本战俘的客车。一个穿着军服马靴、挺胸凸肚、腰挂指挥刀的日本军官,神气活现地在车站上走来走去。几个学生问他:“为什么投降了还佩带指挥刀?”这个军官倒是立正、敬礼,解下了军刀。这时过来几个国民党宪兵,把这个军官护送上车后,又返回来对学生横眉怒目地大声训斥。学生与宪兵争执说理时,大队宪兵赶了过来,对学生推推搡搡。混乱中,一个学生拿照相机把这个场面拍下来,被宪兵发现后抢走胶卷,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在车站负责人的安排下,把日本兵乘的列车开走,才避免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图4 1940年代的徐州火车站(网络图片).png

1940年代的徐州火车站

学生们回到车上,对国民党政府向日本战俘卑躬屈膝,把爱国学子视为敌人的丑恶行径,无不感到愤慨。经过“社会大学”的教育,学生们深感国民党腐败无能,觉悟有了提高。

1946年4月,渝校复员,加上交大沪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转来的学生,2000余名学生会师交大徐家汇校园。但是,国民党反动党团为破坏两部分学生的团结,蓄意制造事端,挑拨离间,以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渝校学生自治会中的反动分子,利用部分学生的“正统观念”,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一唱一和,大肆散布重庆交大是教育部承认的合法交大,沪校是汪伪政府办的伪交大,不应进驻徐家汇的交大校园,交大学生的一切活动和福利设施,沪校学生也不得参加和享受。另外,两部分学生因地域和语言差异,彼此有些隔阂。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会师后两部分学生的融合。

图5 交大同学复校徐家汇.jpg

交大同学复校徐家汇校园

交大地下党组织分析了形势,识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认为应当加强两部分学生的团结,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5年底,地下党员熊庆生复员上海后,仍由南方局青年组联系。钱存学、姚欣茂复员上海后,先后参加了上海地下党。他们和周盼吾、周寿昌、胡国定等一起在两部分学生中做了不少沟通工作。早在渝校学生尚未大批复员时,交大地下党组织就发动沪校学生打扫校舍,迎接从重庆复员来的交大学生作准备。1946年2月,复员来沪的学生日益增多,宿舍紧张。这时在渝校学生自治会中反动势力的挑唆下,渝校个别学生竟然把沪校学生的行李从宿舍往外扔,强行逼迁,引发两地学生激烈冲突。周盼吾等渝校进步学生挺身而出,表示:渝沪两部分学生都是交大的学生,都应该住交大的宿舍。政府有伪,人民无伪,学生无伪,渝校学生只能支持和同情他们的斗争,决不能歧视他们。同时提议:由校方出面交涉,让占驻校内西斋等处的国民党新六军迁出,再由校方统筹安排校舍。这一合情合理的提议,得到大家的支持,从而挫败了反动分子破坏两部分学生团结的阴谋。

01.jpg

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周盼吾

02.jpg

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周寿昌

1946年2月,还发生了一场取缔与保护阅览室的斗争。当时沪校学生自治会在中院底楼设有阅览室,供学生课余阅读进步书刊和报纸,渝校学生来阅读的也不少。因此这个阅览室遭到校内反动势力的嫉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有人以“一群学生”的名义,以房屋不够为借口,贴出大字报,要求校方取缔这个“危险”的阅览室。周盼吾等渝校进步学生以渝校部分学生的名义,写了一张大字报,要求校方增辟阅览室,满足广大学生精神食粮需要,驳斥了要取缔阅览室的错误主张,终于保护了这个进步的阅览室。这些斗争使反动势力感到渝校学生中的进步力量在增长,也使正在进行反“甄审”斗争中的沪校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正义斗争不是孤立的。

交大党组织认为,在重庆的渝校学生中组织的“今天社”、“创社”、“山茶”社等进步社团,对团结进步学生起了积极作用。党应该通过社团这种组织形式,加快沪渝两地学生的直接接触,加深了解,消除隔阂。在党组织的鼓励和支持下,部分党员和积极分子纷纷加入渝校复员前成立的老社团和到沪后成立的新社团。这些社团在宣传进步思想,促进渝沪两部分学生的联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西同
漆姚敏(编辑)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