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党史故事
在青年学生中设立“据点”
— 交大党史故事积极分子“据点”是抗日战争后期党在重庆联系学生积极分子的一种组织。据点就是把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团结群众,投入抗日民主运动。1943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了很大发展。大后方的青年要求抗日的情绪日趋活跃。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为了开展青年工作,经周恩来批准提出:由重庆《新华日报》社青年组出面,在青年学生中建立积极分子“据点”的意见,指定刘光、朱语今等以《新华日报》青年组的名义,直接与重庆各大学的进步青年进行接触。当时决定首先在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和九龙坡的交通大学建立据点。与“据点”直接联系的进步青年,作为党的“积极分子”,接受青年组的指导,在各自的地区进行工作。
1941年8月18日,中共中央青委给少共国际的信,提到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学生青年和职业学生上去”
交通大学积极分子据点由熊庆生直接与《新华日报》社青年组的朱语今联系,汇报情况。钱存学、孙仲元和中央大学积极分子据点的党员李慕庚、时昭溥经常联系,互相交流。
钱存学、孙仲元
抗战后期,交通大学重庆部分尽管没有统一的党组织作领导,但是这些党员、或暂时失去组织直接领导的党员以及党的积极分子,也像上海地下党一样,或是接受组织的安排,或是根据党的“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指示精神进行活动。据点里的积极分子在学生中是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学业优异的人,对于政治形势与时局的分析,都能击中时弊,并能以理服人,故在学生中很有威信,被学生所赞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团结群众,组织社团,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的阅读书刊、议论时政等活动。学校设“据点”,这也是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联系群众,开展工作的实践。
重庆交大地下党员虽然各自处在分散的情况下,他们深埋在群众之中,利用各种合法的组织,开展交友活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团结周围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仍以抗日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口喊抗战,实质上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本质不是一下就能被爱国青年所识破。交大许多学生都是在“据点”积极分子的影响下,通过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马列主义,特别投入实际,观察社会,逐步认清了国民党的腐败本质而走上革命道路。
如李家镐,他的父亲是李熙谋,属高级知识分子,是交大的教务长,学校三青团的总负责人,可以说是出身于国民党官家子弟,对国民党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比较严重的“正统观念”。但他是一个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年,在上海时就和钱存学参加过“上海联”的活动,进行抗日救亡的斗争。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南北交通线发动了湘桂战役。贵州独山的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国民党大后方为之震动,国民党政府甚至准备逃往西康。蒋介石曾于形势紧张的关头,提出了“百万青年百万军”的口号,网罗知识青年组建青年军。当时还在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读书的李家镐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驱动下,不顾曾一起参加“上海联”活动的钱存学的劝阻,毅然参加了青年军。钱曾对李家镐说:蒋介石组建青年军目的不在抗日,参军救国道路应慎重。李却不以为然,仍把救国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参军后,李亲眼看到国民党军队的反动和腐败,对青年军训练士兵完全采用反共的目的和出于法西斯手段感到失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军中奋起张贴大字报,进行揭发和批判,结果被国民党逮捕,投入监狱。
入狱后,他才完全觉悟到钱存学劝告的话有理,蒋介石组建青年军的目的不是打日本,而是准备打内战。他把青年军和狱中情况,偷偷记在一个小笔记本上,设法托人带给他的妹妹李月华,叫她转交给钱存学。钱又把这本笔记转交给南方局青年组负责人朱语今,并由朱将他的日记以《一个青年军的日记》为题在《新华日报》连载发表,可惜只发两篇,就被国民党打砸《新华日报》社时烧毁了。后来经过他父亲营救出狱,就转学进了重庆九龙坡的交通大学。此后,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向往中国共产党,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他负责学生会图书资料的借阅,就通过借书主动结识和团结进步学生,积极靠拢组织,终于在抗战胜利复员回沪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斗争中成长为进步青年的杰出代表,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李家镐在校期间及中年照
1944年交大高年级学生被征调充当盟军译员广泛展开,学校分三批,有38名学生征调入伍,充分反映交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救亡的斗争精神。他们在校时都受“据点”积极分子的影响,关心民族前途。任盟军翻译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1940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交大机械系的学生杨大雄,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出民族解放的英雄壮举。
他出生在上海,亲眼目睹“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轰炸、烧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入租界,他于1942年春辗转数月到达重庆九龙坡分校,沿途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闯过数道敌伪的封锁线,忍饥挨饿,亲眼目睹日军暴行造成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杨大雄品学兼优,历任班长。1944年政府征召随军翻译,在国民党第79军充当美军翻译官。他在部队工作努力,先后参加了衡阳、邵阳、独山、柳州诸战役。在残酷的战斗中,他耳闻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他曾著文指出:现在国民党内的腐败,由政治蔓延到了军事。杨大雄身先士卒,爱国爱校。1945年4月8日,他代表33级校友致电吴保丰校长,祝贺校庆49周年,并祝全体师长同学健康!6月21日,杨大雄在柳州南丹境内遭遇日寇,英勇牺牲,肢体被日军支解为五,为国捐躯,年仅25岁。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献身,表现了交通大学学生的抗日民族精神,他的英雄史迹永载交大史册。
杨大雄烈士
杨大雄烈士在战场上穿过的军大衣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