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之星
【服务格言】
■ 用心感悟、真诚交流,让宣传见行见效
■ 全心全意、创新实干,让服务走深走实
■ 潜心学习、真情互动,使理论入脑入心
自201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以来,梁钦已在交大工作十二载。从学生时代担任致远学院兼职辅导员,到医学院与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思政教师,再到现今党委宣传部的宣传工作者,她在不同岗位上接续锻造,始终以奋发之姿迎接新挑战、再创新成绩,书写着交大人进取与奉献的时代篇章。
探索宣传模式方法创新,坚持做校园网络文化的先锋建设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内容建设,强调培育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网络文化。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塑造社会正向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它通过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全人格,促进校园和谐稳定。面对新时代的召唤,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凝聚思想力量,已成为每一位宣传工作者的重要课题。2021年,梁钦调任党委宣传部网宣办副主任,她深感责任重大。立足于交大网络文化节活动,梁钦和同事们共同创办了网络育人工作室、网络微课大赛等品牌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同时,她作为主力参与教育部首批原创内容训练营的筹备,推进举办学校宣传干部和学生骨干的网络素养培训班,组建了一支与她“同频共振”的团队。在她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交大在全国网络文化最高级别赛事“一节一推选活动”中获奖总数位列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同年度,交大入选国家首批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教育部网站对交大的网络文化工作经验予以推荐,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亦将其作为典型案例介绍。历经时间的打磨和沉淀,梁钦对宣传工作的认知不断加深,从做到、做好再到做精,她对宣传工作的热爱始终如初。
引领网络安全工作示范,坚持做网络文明阵地的坚定守护者
校园网络安全与每位师生息息相关。作为校园网络阵地,信息传播平台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她与团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网络阵地规范管理制度,力求为网络阵地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她每月编发《校园网络阵地内容建设与安全管理月报》《校园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版》,及时掌握全校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状况;通过备案管理、漏洞排查、语言规范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网络环境的清朗度和安全性。这一系列制度创新,不仅强化了网络阵地管理的规范性,也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并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梁钦和同事们展现出了极高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实行全年无休的守护机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线上安全保障工作中。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交大在网络安全工作方面获评全国“十佳单位”,并在教育部全国高校相关研讨班上作主题发言。梁钦不仅将维护网络安全视为己任,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网络文明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形象。
深耕网络思政教育沃土,坚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
梁钦在网络思政教育领域潜心探索,以新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广袤的网络空间。早在2012年,梁钦便开始在互联网上撰写思政周记,以新媒体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她创办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辅导员娘亲”关注人数超过8.5万,截至目前,撰写了670余篇、百万余字的原创思政文章。网络的便利性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她能够与学生随时进行“键对键”的交流。她撰写的网络文章,如《来到美国我发现自己更爱国了》《为什么入党》等对指导学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工作的同时,梁钦也不忘理论总结凝练,她出版了四本网络教育专著,在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她围绕青年群体的网络文明素养展开系统研究,分析网络文明素养的基本内涵、互联网对青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影响以及青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培育路径。在思想传播方面,梁钦将热爱与专业相融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与学生真诚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困惑,不断致力于开拓网络育人的新天地,用爱与责任温暖每一颗心灵,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化、青年化。
初心如磐,践履笃行,十二年如一日,梁钦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始终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梁钦始终秉持“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的信念,积极构建团队合作机制,和同事们推动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她将继续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发挥网络文化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个人简介】
梁钦,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理宣办主任科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在中文核心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