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之星

戴慧莉:入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缚蛟龙

记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二等奖获得者、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戴慧莉

服务之星

1.jpg

【服务格言】

■ 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

■ 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无关名利,只求努力,追寻生命的意义。

一双倍感亲切的眼睛,一头干练精神的短发,一抹爽朗热情的笑容,一串简洁明了的话语,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多年她与科研管理服务同行,以医院整体发展为导向,以学科建设需求为目标,从每个医务科研工作者的个人发展着手,在科研管理工作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默默付出。她的言谈间处处流露着对提升医院科研能级、推动医院整体进步的思索,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戴慧莉。“入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缚蛟龙”,用来形容她最为贴切。 

一生之缘——是偶然,亦是必然

2008年,戴慧莉转入仁济医院科研处工作。虽然从事了20年临床工作,也有成功组织申报国家级奖项的经验,但科研管理工作让这位“新手”千头万绪。为了尽快融入科研管理工作,她认真研究专业书籍资料,虚心向前辈同事请教。当时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孔宪明就像是她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在她科研管理道路上不断勉励和支持。戴慧莉每每回忆起这段工作经历,总会感恩这位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前辈。她坦言:“这份经历、这份鼓励,成了我日后工作和生活中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在此后的波澜岁月中,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力学笃行,更学会勇于担当和忍耐宽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更好地服务科室,她不断地学习管理知识,跟踪科研前沿动态,并求真务实地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各学科、各科室的科研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戴慧莉不仅熟悉与精通科研管理业务,而且对全院各个学科的学术水平、技术能力、梯队建设等状况都有全面的掌握,为她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统筹布局、资源整合及协调解决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自己与“科研管理”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一开始的选择是偶然的,但结果却是幸运的,因为我发现自己真的是喜欢这项工作”。戴慧莉说:“冥冥之中我就这样与科研管理结下了一生之缘。我很庆幸当时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也很庆幸自己的坚持不懈与执着追求”。凭借工作中的出色表现,2009年她成为仁济医院科研处处长,2014年兼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2015年担任仁济医院分管科研副院长。“要给他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既然已经担起科研管理的责任,肯定自己要修行到位才能当个好带头人”,她能如数家珍地介绍她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申报“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能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我觉得很幸福”,这正是戴慧莉与科研管理工作结缘的必然。  

一生之业——是责任,亦是使命

作为仁济医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她是舟,是科研管理长河中永远向前的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前方是何种未知,在她眼中,科研管理创新永远是首位。长期繁忙的工作,锻造了她勤勉、务实、严谨、奉献的作风。与医院科研管理风雨兼程十余载,尽管路途艰辛,但她始终坚持“一切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宗旨,由此也见证了仁济科研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收获了仁济科研成绩斐然的累累硕果。

近年仁济的科研“走势”蒸蒸日上,无论是新立项目数、经费数,还是科技成果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项目及奖项的结构水平也在不断优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连续四年保持在90项以上,2017年更是以1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刷新了上海医疗系统的纪录。这都和她团结带领科管团队,立足临床研究创新,注重前瞻性和针对性,始终瞄准医学科研发展前沿的工作思路分不开。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申报项目的核心和关键,并提前整合团队共商申报计划,为项目申报者出谋划策、组织专家完善标书质量,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项目的中标率。为了科研人员临场答辩能取得最佳效果,她经常亲自指导科研人员准备答辩材料,从汇报的思路到语言的组织等环节反复进行推敲和完善,力求完美。

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小儿肝移植团队不但连续六年成为世界单中心实施儿童肝移植最多的中心,而且科研成绩也非常突出。殊不知就是这支“全能型”团队,在2006年科研还是“从零起步”,从一个小小实验室起步,围绕临床需求钻研科研难题,漂亮的翻身仗就一个接一个打出来了;麻醉科1年收获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该领域全国唯一的优青,科研居全国同行之首;消化内科历史悠久,去年门诊量达45.78万人次,居全国第一,吸引患者纷至沓来的“金招牌”背后,是强劲的科研支持,过去六年,该团队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在10项以上,是医学院唯一的国家自然创新群体团队,在cell杂志中刊登原创性的科研发现。如今,每年约有3个月,国际著名免疫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卡罗拉·维奴萨都在仁济医院与“973”首席科学家沈南教授合作开展科研……

这些成绩背后是戴慧莉十年如一日的科研信念与创新坚守。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她十分淡然:“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整个医院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她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致力于推动临床学科将临床难题凝练为科学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努力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2010年,仁济医院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融合,形成“院所合一”的发展模式。 “医生的临床任务繁重,而医学基础研究也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只有相互协作才会双赢。”长期以来,她都十分注重和支持临床与基础科研的结合,鼓励科学家与医生携手攻关前沿。

胆胰外科医生孙勇伟与胰腺癌“过招”多年,精练“刀功”,但这些年他开始反思起外科的局限——即便刀开得再好,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依然有限,如何为患者寻求更多生机成为他新的工作目标。“院所合一”后,他与肿瘤所张志刚研究员一拍即合,一头扎进胰腺癌发病机制研究。经过4年努力,他们共同发现了胰腺癌的重要“帮凶”,并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老药新用”的新策略。该研究是仁济医院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院所合一”后,创新体制机制产出的重要成果。戴慧莉自豪地介绍:“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顾健人院士的支持下,仁济医院肿瘤所专门成立‘院士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资助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该立项课题允许失败,但必须是原创性,让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科学家合作开展重大医学命题联合攻关,而张志刚与孙勇伟的研究正是受此资助的获益者。”,当然,最终的获益者其实是饱受疾病痛扰的患者。

身兼仁济医院副院长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她坚守信念——让医生、科学家可以在医院里围绕临床难题携手攻关,医学正是在这样的创新氛围下一点点获得进步,一点点突破着医学的极限。她积极推动设立“种子基金”,鼓励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合作,提供临床医生、专职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科研工作者从事临床相关基础研究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如今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流行病研究室等11个研究组(室)和动物实验中心、科学研究公共平台、《肿瘤》杂志编辑部,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东方学者等国家和上海市各级人才计划。为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的要求,2017年5月17日仁济医院科研综合楼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整体迁建工程正式启动,她介绍说:“本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仁济医院进一步整合科研与临床资源,提升医院整体科研创新能力,为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学中心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一生之教——是辛劳,亦是幸福

戴慧莉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她深知,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单靠个人能力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继承和发扬,科学事业才能得以延续。她在求学及工作期间受到许多“医学大家”的教诲指导,也得到了医院的精心培养。当身份转换,自己成为导师之后,她也努力投身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之中。对新进学生,第一次见面她都会提醒学生要学会独立地思考,虔诚地面对工作和生活;要学会承受压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形成有特质的人格和智慧的处事方法。“我们作为导师,不仅仅要关注到自己的学术成果,更多地要关心如何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少走弯路”,这是她培养学生的一贯态度。

她十分关心医院青年医师的成长,在医院青年沙龙活动中,她和大家一起探讨:青年医师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兼顾科研,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来应对职称晋升的要求?对于没有踏准晋升或各类人才计划“节奏”的青年,如何体现个人价值。她寄语青年医师:“要注重前期的积累,将目光放高放远,结合精准医疗的大趋势,做与国家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临床型科研,要将临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努力做一名医学大家。”

她喜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她经常勉励学生:医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一代代仁济人奋发、努力、传承的结果,青年人要直面“竞争常在”这一现状,自我调整、适应环境,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无论对待学生,还是青年医师,她既是学术上严格的导师,又是生活中慈爱的长者。她多次慎重地叮嘱:“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与客观。若要走上科研之路,诚实是科研成果确凿可信的前提,遵循客观规律是发现新事物的有效途径。将研究过程中的细节、意外完全考虑,不因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样才能有助于发现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

这就是戴慧莉副院长,一位在科研管理领域胸怀大志、成果累累,即使是初次相逢也使人如沐春风的耕耘者。她行走在我们身边,把“认真做人,踏实做事”奉为人生格言。今天,她仍不懈地奉行着立德、立信、立言的人生信条,以勤为舟,在科研管理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个人简介】

戴慧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样本库分会常委。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历与经验,在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及研究所等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曾多次获“上海市科技奖励与成果管理先进工作者”,“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等称号。在专业领域,长期从事肾损伤防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承担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荣获包括国家奖和教育部奖等多项科技奖项,发表论文逾60篇(含SCI文章20篇)。

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教师工作部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