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党代会专题

春风化雨育桃李 追求卓越谱新篇

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综述(三)

第十次党代会专题

——从党委书记为学生上入学第一课起,上海交大把以责任为导向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成长的每个阶段、每个重要场合。

——通过构建前端土壤、中端载体、后端输入环环紧扣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上海交大为学生搭建了投身科技创新的广阔舞台。

——创业学院通过“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的分层教育模式,使上海交大的创业教育独树一帜,在全国高校处于引领地位。

——支持学生原创文化的培育,将话剧《钱学森》打造成了弘扬学术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为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过提供“学生一门式服务”等方式,简化工作流程,营造“家”的温馨,切实提升学生事务服务工作的人性化水平,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系统支撑。

过去几年,上海交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秉持为民族崛起和国家昌盛培养“第一等人才”的信念和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人才而精勤进取、笃行不倦。    

让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化为交大学子的集体人格

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成才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力,是学校首先考虑的问题。每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都承载着家庭的重望、师长的期待,也担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多年来,上海交大紧紧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主要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海交通大学校训所弘扬的“感恩与责任”的精神内核引领学生成才成长,点燃交大学生的“激情与梦想”。    

从2006年开始至2014年,从马德秀书记到姜斯宪书记,在交大新生入学第一周,由学校党委书记为他们讲授大学第一课已成为了传统。“第一课”仅仅是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始。长期以来,学校倡议校领导、专业教师、机关管理骨干等共同围绕塑造学生崇高志向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丰富载体,把以责任为导向的使命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成长的每个阶段、每个重要场合,引导交大学子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国家需要、社会期望紧密结合在一起。    

自2005年起开设的“励志讲坛”,先后邀请韩正、董建华、李政道、徐光宪、徐芑南等百余位嘉宾与学生交流,通过嘉宾现身说法和现场交流,推动学生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需要、社会期望有机融合。通过举办“感动交大”校园人物评选,由学生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典型,产生良好的朋辈示范导向作用。    

2010年的世博会上,上海交大共有7000多名学生参与,开展了近20万人次的世博志愿服务,他们经历过恶劣的天气,面临过服务游客的各种状况,更经受了单日103万大客流的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守“为祖国站好一班岗”的誓言,创造了“零事故、零投诉、零退出”的志愿服务奇迹,以交大小白菜(交白)、小蓝莓之名,用热情和微笑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用行动演绎了“海宝一代”的青春无悔。在世博会结束后,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举措,延续和弘扬志愿精神,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0年起,上海交大的社会实践以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的方式,实现了对本科生的全覆盖,标志着实践育人的课程体系正式成形,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在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下,上海交大正在逐步形成为低年级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实践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提供挂职锻炼平台、为研究生拓展科研实践机遇的实践育人体系,为交大学子成为脚踏实地的栋梁之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每年的毕业季,学校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环,持续深入开展毕业生远航教育,学校领导亲自参加毕业生远航教育座谈会,各学院分党委书记分别召开本学院毕业生远航教育会议,给毕业生党员上“最后一堂党课”,引导毕业生胸怀理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争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2011年,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1届本科生毕业生党支部在毕业远航大会上向全校毕业生党员发出“无论何时何地,让我们亮出党员身份!”的倡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对此高度评价并亲临交大为全体毕业生党员上了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党课。    

2012年6月2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他们是值得信任的群体》为题,刊发了交大辅导员关于“90后”大学毕业生的信并配发评论《欢迎首届“九零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在信中,辅导员们由衷盛赞“90后”大学生是忠于祖国、甘于奉献、勤于创新、严于律己的年轻一代,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热议与高度认可。我们积极引导毕业生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志存高远”的就业文化熏陶和学校就业引导工作的大力推进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交大学子投身到国家重点单位、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青春奉献给了国民经济主战场,2014年,全校到国家重点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已经超过60%,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人才需求贡献了力量,充分体现了交大毕业生的社会担当。责任,已经成为了交大学子的集体人格。    

让创新和创业成为凝结在交大学子血液中的精神和力量

举凡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创业的历史,随着当今时代人类的创新步伐日益加快,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又有强烈创业欲望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作为一所以培养新时代精英人才为己任的大学,交大始终致力于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让创业成为交大学子生命中的一种力量的迸发”,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2010级本科生胡一涛,通过䇹政项目在王新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传感器网络特点的研究,身为本科生的他就已经发表了被计算机和通信类顶级会议——IEEE INFOCOM 2014会议收录的研究论文,并顺利完成䇹政项目结项,成为了交大首批“䇹政学者”。2011级本科生沈悦,通过加入颜国正教授指导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参与了胃肠道机器人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胃肠道机器人钳位驱动结构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最终在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了全国特等奖。    

这样的本科生科创达人在上海交大还有很多,而他们都是在学校的各类科创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以“985”三期建设为契机,学校在各院系资助专业教师成立科创工作室,通过科创工作室承担赛事指导工作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并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学生科技类社团、各类创新兴趣小组、科技创新沙龙与学术论坛为前端土壤,PRP项目、䇹政项目、高水平学科竞赛为中端载体,论文、专利、技术授权产业化为后端产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10年在ACM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第三次赢得全球总冠军;在2011年、2013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上海交通大学连续两届打破总分记录,蝉联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并因累计3次问鼎而永久保存“挑战杯”;学生每年申请专利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上百项,在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超过千余人次;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从投身科技创新中收获了知识探究的喜悦。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沃土,也是事业起步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创业教育将为各行各业领袖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15年初,一篇名为《中国互联网创业江湖之上海交大系》在微信圈被大量转载,数十位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交大校友赫然在列,令人着实震撼。根据腾讯开放平台发布的“2014城市&高校创业排行榜”中,上海交大位列“创业者最多的top10院校”榜单第三位。根据上海交大创业投资俱乐部对200多位创业校友的最新调查显示,交大创业的校友中“80后”已达58%,日益成为创业主力军。    

2010年,上海交大成立了创业学院,自此开启了学校创业教育的新篇章。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创业学院形成了“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的分层教育模式,代表着交大人对创业教育的独到理解。“面上覆盖”,即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创意和创造的精神和理念,“点上突破”,即指通过创业导师的悉心辅导和指导,辅以创业苗圃预孵化措施和部分资金支持,培养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依托创业学院开设创业培训课程与实训项目,上海交大参加创业培训人数大幅提升,在慧谷杯、海峡杯等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在2014年的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捧得赛事最高奖项“冠军杯”,成为全国同时拥有“挑战杯”和“冠军杯”的唯一高校。立足民生、服务社会、转化才学、投身创业已成为上海交大众多学子的理想。    

让学术精神和人文素养为交大学子的人生打好底色

大学作为独特的社会组织,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历时千年而始终保持着持久的辉煌,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始终坚守的学术精神这一大学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    

上海交大历史上培养了以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张光斗、王振义等为代表一批学术大师,他们是培育当代交大学子学术精神最丰硕的宝藏。2011年12月11日,在我国“人民科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之际,交大校园里上演了一出以他的传奇人生为素材的话剧——《传承》,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一年后,经过完善后的话剧改名为《钱学森》,再次的上演又给整个校园带来强烈震撼。如今,话剧《钱学森》已经成为交大新生的必看剧目,并加入了“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多次赴全国大中小学巡演,成为了弘扬学术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    

对于学生而言,能与学术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往往是激发学术志趣和学术精神的重要契机。2010年,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率先担任医学院本科生班导师,并带动近50名“973”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等科研骨干加入到班导师队伍中,为学生们提供专业型、方向型、发展型的个性化指导。通过近距离的指导与分享,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志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产生了积极反响。    

除了校内的学术带头人,每年交大丰富的学术资源都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前来交流访学。学校充分把握这一资源推出“大师讲坛”,先后邀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国际系统生物学之父Leroy Hood教授、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等国内外大师走进讲坛,阐释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交流研究方法,多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与交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营造了浓郁的校园科研和学术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海交大在大力实施通识教育的同时,还重点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学校除了每年引进近20场高雅艺术演出外,还非常重视学生原创文化的培育,鼓励文化创新。作为学校创新文化的细胞单元,学生社团是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载体。截止2014年底,上海交大注册在案的学生社团数已超过300家,极大地繁荣了校园原创文化的培育与成长,通过学生社团,上海交大每年培育师生原创性演出近10场,相声协会的原创相声剧、校园歌手大赛、新年音乐会等等,已成为交大校园嘉年华式的品牌活动,每年都能吸引4万多名在校学生的关注。《彩虹》、《残梦》、《夜空日记》等一批具有交大特色的校园原创音乐作品在校园中传唱不衰,学校还支持学生出版了《说出你的笑:校园相声学》等文化理论著作,《爸妈》、《海角“伊”号》等原创微电影都获得了数十万的网络点击量。现在,全校每年都能产出100余项原创文化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启迪激发了交大学子的理性创造思维和人文情怀。在2012年与2014年,交大学生分别发起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十多个各国大学生艺术团、国内著名艺术团,名家、名团、名校在上海交大的舞台上扬世界之风、引共鸣之潮,展现百年交大之底蕴,培养万千学子之素养,孕育菁菁校园之氛围。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每一个从交大走出的大学生,都能成为具备高度人文素养的高尚、完整的新人。    

让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交大学子留下美好校园回忆

幸福感与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最质朴的感情,也同样是最珍贵的感情,这份感情源自于学校对学子的真诚关怀。    

“住在交大”是不少学生进入上海交大前就听到的传说,但这同样也是学校对交大学子们的承诺。住宿环境带来的幸福感是最平凡的,但同时也是最直接、最难忘的。为了改善学生的居住条件,学校在2011年在全国率先引入社会化租赁模式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2014年入冬之际,学校启动了热水淋浴进宿舍楼的改装工程,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做到学生宿舍全覆盖。在硬件保障之外,暖春计划、阳光体育、元旦问候、学业辅导等契合交大学子生活需求的工作推进,按作息兴趣的住宿分配模式,这些都让学生倍感“家”的温馨,而推动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楼栋管理委员会与楼长直选,则是学生更加感受到了身为这个家的主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上海交大提出:“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学校“奖、勤、补、贷、助、保”六位一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2014年,学校发放奖助学金1.77亿、勤工助学酬金1000多万、研究生“三助”酬金1.73亿,切实为经济困难学生排除了后顾之忧。为了使资助更加人性化,2012年,学校建成了“绿色爱心屋”,以发放“爱心币”(绿色爱心屋网络系统中使用的虚拟货币)实现对贫困学生日常生活的资助,并缓解了受助学生的心理落差。    

为切实提升各项学生事务服务工作的人性化水平,学校在2013年建立了“学生一门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就业鉴证、学生活动审批、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保险等16项业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学生事务办事流程,提升了学生满意度。目前,在闵行校园逐渐形成贯通“学生服务中心-逸夫创新楼-光彪楼-铁生馆-校园文化坊”的“学生服务新干线”,通过软硬件的全面升级,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了系统的支撑。    

回顾过去五年,上海交大为学生营造了更优美的环境,更自由的空间、更开放的平台,为他们成长为广受赞誉的栋梁英才而努力耕耘,而交大学子们也不负众望,以交大人之名为学校增光添彩。展望未来,上海交大将在人才培养方面迈出更坚实的脚步,为培育更多的时代精英而不懈努力!    

 

王牧之
学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