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教学

我的AI电影梦工厂:AI时代的媒体融合与新闻策划

AI+教育教学

image.png

AI时代,媒体行业正在经历革命性变革,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多模态创作和新闻教育的结合,其重要性与紧迫性都尤为突出。由媒体与传播学院燕晓英副教授团队开设的课程《媒体融合与新闻策划》融合“AI+HI”理念,融入前沿创作理念和手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策划创作能力。课程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上海市高校本科示范课堂等荣誉,并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近两年,AIGC创作场景呈现爆发态势,该课程持续创新,打造全校首门完整覆盖AIGC多模态技术与全流程应用的标杆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行业领先的AIGC技术。课程团队成员、媒体与传播学院AIGC实验室负责人张勐注重在教学中平衡AIGC基础通识和前沿发展,不仅讲授AIGC单独场景或集合场景的具体创作运用,更强调在实践中建立正确的AI伦理观。

技术赋能:打造“我的AI电影梦工厂”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专业级的媒体融合视频创作变得触手可及。学生可以通过AI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生成技术,完成从文本创作、叙事构建、图像生成、特效设计、动画制作、声音设计、视频剪辑的完整创作流程,实现“每个人的AI电影梦工厂”。

image.png

1学生作品

AI+HI:强调人的不可替代性--爱与表达

尽管AIGC技术带来创作便利,内容的核心价值仍源于人类的情感、洞察力和文化视角,因此,课程不仅教授技术,还引导学生注入人文关怀与思想表达。强调通识与实操的结合、经验与新工具的结合、思辨与应用的结合、AIHI的结合。

image.png

2学生作品

实施路径

课程在介绍AIGC技术全球发展现状及前沿的基础上,AIGC多模态综合创作应用的流程为线索,完整依次覆盖AIGC创作通识、AI文字、AI图像、AI人物、AI视频、AI声音六大核心多模态应用场景讲述每个内容创作场景下的AI模态应用特征、重点工具介绍、创作实践应用等内容。

模块一:AIGC创作通识

本模块旨在帮助同学构建AIGC全息创作图景,通过拆解一部全AIGC影片的诞生过程,解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跨模态融合特性。结合具体案例,展示全球影像创作现状,梳理AIGC工具的应用特点,总结技术在多领域的突破与实践,为后续技术操作打下通识基础。

image.png

3 AIGC通识:全球工具应用现状分析

模块二:AI文字

本模块聚焦AI文字创作的模态特征,系统介绍核心AI工具在前期策划的功能与应用,通过DeepSeek专题,围绕AI工具在内容创作中最优模型,具体在内容生成、内容收集、内容展示三个主要场景展开操作解析。

image.png

4 DeepSeek模型分类

模块三:AI图像

本模块聚焦AIGC影片创作中的核心环节—图片生成,深入解析“文生图”和“图生图”技术及其应用。讲解生成高质量图片的全过程,涵盖提示词设计、画风提取、图像优化、画面一致性等内容,帮助学生创作专业水准的影片画面。

image.png

image.png

图5 AI对于图像的精准控制

模块四:AI人物

本模块讲解人物生成与优化技术,包括AI人物一致性、历史人物再现和换脸技术。学生通过提示词优化与控图技术,实现人物风格统一与细节优化,指导学生结合历史图像与文本资料还原历史人物,为历史题材影片提供真实角色形象。

image.png

6 AI历史人物题材图像创作

模块五:AI视频

本模块涵盖图像动态化与模态多功能应用。学生学习图像转视频的基础操作、镜头控制、首尾帧动画制作及多图统一风格生成技术。同时,掌握文字与特效添加、动态捕捉及视频转绘,将视频转化为艺术风格。模块还教授数字人生成技术,包括表情捕捉与动作合成,全面提升视频制作效率与创作表现力。

image.png

图像多模态创作案例

模块六:AI声音

本模块教授AI在配音、配乐、歌曲创作与音效设计中的应用,全面提升音频制作能力。借助AI实现个性化音乐创作,全面满足多样化音频需求。

image.png

8 AI音乐工具介绍

特色亮点

1.步步为营:独立成章,并构建完整AI操作体系

内容独立成章,既可单独应用于特定领域的深度应用,又能整合构建完整AI操作体系,满足多场景需求。帮助学生灵活应对多样化创作需求,全面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与项目执行效率。

image.png

9 AI视频创作工作流

2.学用统一:以实际专业AIGC影片创作逻辑为授课顺序

本模块以AIGC影片创作逻辑为主线,逐步教授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课程紧贴实际需求,全面提升学生AIGC影视创作能力。

image.png

10 AIGC影片制片流程

3.技艺结合:AI操作与HI表达结合

深度融合AI操作与人类创意表达(HI),努力探索工具与人协作方式,呈现与AI“协同-分析-再协同”的过程,注重学生与AI协同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学习AIGC工具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创意思维优化AI输出。工具提升效率,人类赋予灵魂,平衡精准与艺术性,打造专业影视内容。

image.png

11 学生作品

4.集体创作:单元练习基础上的共同作品

以单元练习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个人创作任务,并计划最终汇聚成果,完成一部集体合作的AI影视作品。集体创作环节结合各成员的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将个人成果整合为一部涵盖画面、音效、配乐及叙事的完整影视作品。此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AI工具使用能力,又可以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意整合的综合能力,助力构建完整的专业创作流程。

image.png

图12 学生作品

成效反馈

1.学生掌握领先于行业标准的AI技能,在实践中出色完成创作任务

从课堂上走出来的学生前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Daily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开展实习,学生反馈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更加全面更加前沿,让他们在创作中游刃有余,出色完成实习任务并收获好评。这些作品将成为学生个人作品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其在未来数字创意领域中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

image.png

13 学生作品

2.集体创作,感受与AI工具互动时的个体创作与协同

通过设计集体创作,帮助学生体验与AI工具互动时,个体创作和集体创作的不同特点与创作过程。学生首先通过AI工具独立完成一次个体创作,随后进行协作创作,每位成员贡献创意元素,整合生成最终作品,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科技辅助创作的反思能力。

image.png

14 集体创作主题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