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科技进展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入选成果——曼塔号浮游式深海原位集矿机
— 十大科技进展
2025年01月06日
责任编辑:刘佳欣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是学校科技工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致力于打造学校高质量科研品牌,以科技创新推进科研工作高水平发展,发掘有潜力的成果,提升科研团队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项目名称】
曼塔号浮游式深海原位集矿机
【项目负责人】
葛彤
【项目完成人】
葛彤、庄广胶、张春文、吴超、冯钊、苏婧、项锋、李晨光、王长亮、陈泉、沈靖
【项目完成单位】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巨大,很多战略性金属自身储量不足,对外依存度高。深海采矿是应对威胁的突破口,目前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共签订了5块3国际海底金属资源矿区勘探合同,矿区蕴藏的多种金属均是我国目前对外具有高度依赖性的战略性金属资源。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深海采矿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欧美国家基于在深海产业方面先发的技术优势,以经基本完成深海采矿技术储备,并操纵深海采矿规则设置。我国作为该领域的后发国家,应从深海采矿最大的矛盾点“绿色环保”切入,并基于后方技术优势,打造绿色集矿技术,积极参与深海采矿规则设置。
曼塔号创新性的采用了本体浮游行进、只有集矿头轻贴海底的安静型采集结核作业模式,对海底环境扰动小、地形地质适应性强、采集率高,将国际上欧美国家目前主导的集矿沉积物扰动深度不超过0.15米的技术指标显著的提升到0.1米以内,形成了明显的“绿色”技术优势。曼塔系统采用电动推进与集矿技术,降低系统功耗和环境噪声。
2022年11月,曼塔号在我国西太多金属结核矿区共计开展了6个潜次的海上试验,获得了丰富的海底原位集矿试验数据,充分展现了新型集矿作业模式巨大的“绿色”技术优势。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