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巡礼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加快建设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

风采巡礼

[编者按]:为迎接即将召开的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新闻网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网、交大发布、上海交大报共同启动“风采巡礼”专栏,全面展示各单位、各领域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接续奋斗谋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

——立德树人,培育栋梁经世济民。学院构建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和商务管理)本科专业、“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设“金融学-金融科技”双学位项目;首批获建会计专业博士学位点。近五年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8项,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8项,上海市级人才计划29项,13人次获学校“教书育人奖”。

——守正创新,引领学科前沿高地。学院三个一级学科获评THE中国学科评级A+,五个相关学科均进入QS全球前50,管理学硕士项目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前6。建成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出版“十四五”规划教材25部,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五年间发表UTD顶尖论文84篇、中英文顶刊近200篇;“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和首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分析学报(英文)》成为学校首个SSCI收录期刊,并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前5%)。

——知行合一,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践行“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战略,推动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互促。与宁德时代共建21世纪跨国企业战略研究院,成立战略科技工程研究院、ESG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院等,承接深圳研究院、国际民航研究院等建设任务。多位教师当选全国及上海市“两代表一委员”。七批行研团队成果丰硕,创刊《安泰行业评论》、成立案例研究与开发中心,引领商学新范式。

——文化引领,传承百年经管文脉。学院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凝聚校友强大合力,全力打造学院品牌,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2024年举办恢复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全体安泰人在不懈奋斗中凝练精神,与学院共同迈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自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将党的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动力源”。2025年7月,学院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擘画发展新蓝图,开启奋进新征程。

 图片1.jpg

一、 党建引领:把牢发展方向,汇聚奋进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学院党委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强基固本。健全党政分工协作制度,推动党建和事业发展“一融双高”。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党委领学、支书讲学、党员研学”三级学习体系,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以专业为主线优化党支部设置,推进“五度”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打造“党建+育人”品牌。完善干部选育管用体系,通过组织优秀青年骨干培训班,卓有成效提升干部素质能力。

扎实推进思想建设,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学院党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量质并重做好党员发展,加强建设学院分党校,落实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青年教师等的机制。专任教师、低年级本科生等群体党员比例稳步提升,为学院发展构筑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图片2.jpg

2021年6月,国务院总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学院为师生上党课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学院党委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着力打造“安泰清风”廉洁文化品牌,营造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扎实做好统战工作,认真落实党员院领导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要求,共同绘就学院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二、 立德树人:创新培养机制,造就经世之才

完善“大思政”格局,提升育人实效。推动思政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四位一体”的育人导向,持续营造“学在安泰”氛围,打造“安心学”学业帮扶项目,激发学生专业志趣,持续提升育人质量。注重实践育人与选树优秀典型,开展学生开展行业调研、基层走访、支教服务等,多位学生获评校级“三好学生标兵”“学生年度人物”“优秀博士论文”等。提升职业发展服务,配齐建强工作队伍,精准开展咨询辅导,多渠道拓展就业资源,常态化开设职业导航项目,毕业生就业引导率、本科生深造率稳步提高。

图片3.jpg

2021-2025年间国际级赛事获奖39人次,国家级赛事获奖136人次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拔尖经管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优化项目设置,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课程与专业建设,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出版多本“十四五”规划教材,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定期组织“教与学”沙龙,促进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增设本科专业,率先推出双学士学位项目,开创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获批会计专业博士学位点,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型博士点零的突破。深化学生双创教育,打造多项行业创新赛事品牌,学生科创育人工作再推进。

图1.jpg

“金融学-金融科技”双学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签署,是沪港高校首个整建制本科双学位项目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顶尖人才引育体系。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建立“学院-系科-团队”三级引才模式,探索完善专职科研岗位设置,充实高水平科研生力军。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强化教师综合素养,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全光谱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中协同发力,促进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发展。

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树立市场办学标杆。市场办学项目深耕交大安泰品牌特色,塑造新标杆。创新开拓项目类型,与校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同开设AI-MBA项目,依托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获批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MTT)学位项目、创办国内首个科技金融MBA项目。MBA、EMBA、MTT和高管教育项目持续更新课程体系,全面升级教学内容,围绕前沿领域创新课程设置,构建多维度学习模块,打造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构建定制化、动态化课程内容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着力打造项目海外合作,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各项目赛事精彩纷呈,树立和引领项目办学强品牌与新标杆。

图片5.jpg

三、科研创新:深耕行业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优化学科布局,科研创新再现新突破。构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推进高标准学科建设。通过深化系科改革,新设数据与商务智能系,形成了三大一级学科与八个系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各类学科评估和排名中,持续领跑,多学科跻身全球顶尖行列。深化有组织科研机制,国家级基金项目屡创新高,连续两年承担国自科重大项目,首次获批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嘉奖。学院学者在国际国内顶尖期刊发表大量高质量论文,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多位学者入选高被引榜单,彰显卓越学术实力。学院打造跨学科科研平台集群,多个平台和团队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行列。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多本期刊实现SSCI、中科院分区、AMI收录,成为传播中国管理智慧的重要窗口。

图片2.png

图片7.jpg

202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深耕行业研究,引领商学教育新范式。立足传统学科研究为导向的“横向”研究基础,创新构建以行业研究为导向的“纵向”知识创造体系,推动中国商科教育从理论向实践跨越。通过组建多批行业研究团队,聚焦政府决策、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和教学科研,产出大量高质量成果并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创办《安泰行业评论》,成立案例研究与开发中心,推出中国企业全球化实践指南,举办高水平行业论坛,打造行业社群班,构建跨学科、跨行业、跨项目的行研生态平台,形成了“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学术氛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立深圳行业研究院,发布系列重要成果,助力长三角、珠三角协同发展。

图片8.jpg

对接社会需求,智库平台展现新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共建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举办系列品牌活动,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行业企业对接,积极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任务,形成多层次智库服务体系,服务党中央决策部署、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安泰智慧。

四、社会影响:拓展全球布局,提升办学声誉

扎根中国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学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建设发展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出发,全面提升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质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交大特色的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创新升级,与中国银行、宁德时代、中国发展研究院等领军企业和高端智库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将学术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图片3.png

封面图.jpg

拓展全球布局,提升国际声誉。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与多国顶尖商学院及机构深化伙伴关系,促进跨境学术交流与人才联合培养。成功完成AACSB、EQUIS等权威国际认证的再认证工作,持续保持全球顶尖商学院行列的“通行证”。举办全球论坛,成立国际顾问委员会,激荡思想火花,共商未来趋势。持续推进安泰亚太中心建设,依托深圳行业研究院,形成上海、深圳、新加坡三地办学新格局,打造战略支点,构建长效化跨校协作机制,为技术转移学位点标准化建设注入国际动能。

图片10.jpg

2024年10月,第十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召开

图片11.jpg

构建上海、深圳、新加坡三地办学新格局

凝聚校友力量,共筑幸福安泰。成立安泰校友会,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品牌价值持续跃升。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安泰人。统筹推进家园建设,拓展办学空间,楼宇基础设施全面智能化升级,为教学科研提供现代化、人性化的优质环境。健全帮扶救助体系,打造妈咪小屋,切实解决师生后顾之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一网通办”校院一体化融合,构建统一数据汇聚中台与“全景安泰”数据可视化平台,显著提升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与科学决策能力。

图片12.jpg

2024年6月,交大安泰校友会成立

图片13.jpg

2024年6月,纪念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党委将带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把准方向,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学院早日全面建成扎根中国、融通全球的世界级顶尖商学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