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巡礼
钱学森图书馆:党建导航 精神传播 文化育人
— 风采巡礼[编者按]:为迎接即将召开的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新闻网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网、交大发布、上海交大报共同启动“风采巡礼”专栏,全面展示各单位、各领域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接续奋斗谋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
——呼应社会需求主动作为,开创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以大中小一体化、馆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展教研一体化为特色,具有示范性的博物馆教育资源供给者。
——投身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科技强国时代潮流,坚持量质双驱,自觉担当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使命,增强核心功能构建高校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等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因“图强而生、改革而兴、人才而盛”的上海交通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王振义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他们身上涌现的科学家精神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接续前行、持续发展的内核动力。
“十四五”期间,钱学森图书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旗舰博物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按期完成党总支换届选举,重点突出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围绕基本陈列改造、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等重点任务,坚持以创促建、以改促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锚定目标团结奋斗,为推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5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新闻发布会在钱馆序厅举行
夯实党建引领“主心骨”,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提升执行力
十四五期间,钱学森图书馆持续增强党总支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务与行政协同配合、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基层支部党员的业务创新能力。2024年度,钱馆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引导全馆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争创国家一级、完成展陈改造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工作一线。
创建一级,迈进一流。围绕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心任务,钱馆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参与成员的全党员阵容工作专班,提前一年进行谋划、部署推进,每月开展专项工作评估会,针对缺分项查漏补缺、循序推进,直至申报完成。最终申报阶段正值年初寒假期间,全馆上下主动放弃假期,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部176份共计约53万字附件评估材料提交,最终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目前全国近7000家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共327家,钱馆是唯一一座科学家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7家高校博物馆之一。
陈列改造,焕新升级。围绕完成基本陈列改造中心任务,钱学森图书馆自2月25日起闭馆,成立钱学森图书馆改陈工程现场指挥部,有序推进改造工程。在下半年基本陈列改造工程冲刺阶段,全体党员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攻坚克难,顺利保障了钱学森图书馆基本陈列改造工程的完成。此次改陈全面升级陈列展览软硬件设施,充分展示馆藏珍贵文物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展览的观赏性、教育性和感染力;同时对户外广场、出入通道进行全面升级,新增“钱学森与上海交通大学特展”“钱学森之路”“荣誉墙”等,整体提升展馆设计感、体验感。改造提升后的基本陈列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举办的“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
钱学森图书馆改陈后广场外景与展厅内景
精神传播,展教融合。此外,钱学森图书馆创新学习形式,结合本馆特色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于2021年牵头成立钱学森精神宣讲团,至今已举办科学家精神宣讲 230 场,覆盖受众63万余人次。2023年发起成立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并当选理事长单位。通过打造多方协同的科学家精神“大思政课”育人平台,进一步提升育人效能,扩大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覆盖面。2024年度,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活动,钱学森图书馆动员全体党员共同参与、集体撰写陈展大纲,策划推出《纪律与自律——钱学森风范故事图片展》线下线上平台展出,推动钱学森收藏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作的剪报《切实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上所做批注“纪检力量要加强”等一批契合主题的材料得到新的挖掘与阐释。2025年,推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钱学森的‘七不’原则”专题展览,为全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鲜活教材。此外,钱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讲党课”专项行动,以工作坊、微党课策划小组等形式,推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到微党课课程内容、文本、课件策划与宣讲工作,并积极推出“周三党员服务日”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参与到科学家精神弘扬与宣讲,为科学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形成助力。
抓牢思想建设“生命线”,聚焦“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增强凝聚力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钱学森图书馆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勇于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把党组织的旗帜插在单位事业发展的最前线。
以主题教育为牵引,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坚持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持续加强钱馆党总支自身建设,规范议事规则,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职称晋升、干部选聘、评价考核等方面严把政治关。规范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党总支会议前置研究程序。切实肩负起党建主体责任,坚持把牢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探索加强钱馆党的领导有效机制。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基础。认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总支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定期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形成总支带动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四级联动体系和全员学习氛围。先后开办钱学森图书馆2020年中层干部培训班、2021年党员培训班、2023年学术沙龙以及2024年度专题调研,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全面提升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组织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党务调研学习及党建课题研究,获得上海市教委等单位立项的党建类课题7项。持续推进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及党内有关规定,着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以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2020年,派员参加学校首届党支部书记微党课大赛获一等奖。2021年,2名同志荣获校“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第一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支部”。2023年,第二党支部入选校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5年,党课《人民的满意就是最高的奖赏——共产党员钱学森》获市教卫党委推荐入选上海市“系列党课矩阵”。
经学校推荐、市教卫工作党委初审推荐,市委组织部审核遴选,钱学森图书馆微党课《人民的满意才是最高的奖赏——共产党员钱学森》成功入选微视频党课类目,作为“系列党课矩阵”首批课程上线
7月2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茅艳雯受邀在上海市“党课开讲啦——月月讲”新兴领域专场活动讲党课
紧扣主责主业“基本盘”,坚持“思政育人+以文化人”提升服务力
四年来,钱馆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钱馆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逐步建立起以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为基础,以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为抓手,形成以大中小一体化、馆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为特色的教育体系。钱学森图书馆成为具有示范性的博物馆教育资源供给者。
馆内外一盘棋,推进高质量党建。钱学森图书馆立足使命担当,积极服务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针对性地规划“大思政课”育人方案,引导广大师生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扎实开展、深入推进。2023 年起,着力推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课程,开设新生研讨课《钱学森与中国科技事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素养课《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与航空航天学院联合开设《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课程,与学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校内“大思政课”基地,为学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致远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学生开设思政课现场教学,联合“红印”校史宣讲团、“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开展精神宣讲实践育人,开展“重走学森路”大学生社会实践“钱学森精神进校园”巡回宣传展示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校立德树人。
展教研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等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以及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钱学森图书馆呼应社会需求主动作为,坚持“政治建馆、学术立馆、人才强馆、传播兴馆”基本原则,自觉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将钱馆建设成为科学家纪念地的标志性场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代表性基地。坚持学术立馆,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有组织科研,提升钱馆学术影响力。四年来,牵头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出版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15本、论文集6本、书刊1本,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5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9篇,获得各类课题立项33个,成果共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14次。提升陈列改造,打造精品展览。先后推出包括《选择—— 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遥望比邻》等7个主题展览,获得国家文物局2020、2022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以及2022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社教亮点突出,社会效应凸显。围绕活动形式、类型、内容等进行创新性尝试,加强与教育、宣传、科技等主办单位合作开发教育类课程,推出寻访科学家精神“大思政课”、星空少年讲解团、星空爱乐室内乐团星际航行学院、剧本体验《归乡1955》、大型原创诗剧《钱学森》等教育活动。四年来,荣获“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2024年度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名单优秀剧本”“上海市科协‘科技工作者风采’展演作品征集最佳作品”“2022年度、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等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近30项。
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寻访“科学家精神” 博物馆“大思政课”
沉浸式快闪《破壁者的越洋归航》演出现场
钱学森图书馆在筹建阶段提出“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功能定位。站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新起点上,钱学森图书馆将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不断推进“三个中心”的建设,并在扎实推进各项事业的高质量中赋予“三个中心”(钱学森文物收藏服务中心、钱学森研究学术交流中心、钱学森精神阐释与传播中心)新的内涵,推动钱学森图书馆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把钱学森图书馆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纪念馆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