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巡礼

图书馆:党建引领知识服务,数智赋能新质发展

风采巡礼

[编者按]:为迎接即将召开的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新闻网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网、交大发布、上海交大报共同启动“风采巡礼”专栏,全面展示各单位、各领域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接续奋斗谋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

——以上海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领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专业化、智慧化图情服务格局。根据学校学科布局与科研方向,开展深度情报研究与挖掘,全力支撑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管理决策和人才引育工作。

——以高质量馆藏资源为基础,构建覆盖全面、特色鲜明的国内顶尖学术资源体系。深耕校园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文化根基,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担负新时代的育人使命。

——以数智技术运用为驱动,创新改革服务模式。建设移动端服务,使服务随时随地即时可得。焕新阅读空间,打造内涵丰富的网红地标,使文化氛围与智慧升级相呼相应。共话“AI+HI”,引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智慧转型与创新发展。构建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动图书馆成为学校文献资源智慧枢纽与学术数据创新服务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图书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图书馆党委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人才强校、育人为本、交叉创新、开放融合、文化引领五大战略,不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谋篇布局,实干笃行,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为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1.jpg

校领导参观党员学习中心

党建统领全局,引领事业发展。图书馆党委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图书馆事业发展脉络。多次承办校级、市级学习习近平用典大赛,为拓展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广泛赞誉。配合学校“一馆一廊一中心”党建学习教育布局,全力支持学校党员学习中心建设,整合丰富的党建学习资源、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构筑沉浸式的党员集中学习和阅读体验空间。严把意识形态问题审核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高度重视文献资源意识形态问题,做好供应商选择、问题图书判断、抽检、处理等全流程管理;健全舆情监测周报制度,完善“采集-分析-研判-处置”闭环管理机制,织密舆情风险防控网络。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和文献资源优势,营造立体化、沉浸式的学习教育氛围。创建图书馆主馆“阅读大厅”和包玉刚图书馆“习近平多语种书展区”特色阅读空间,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专区”和推荐书目网站;举办“七一”党报展,通过情报分析多维度解读红色“热词”;聚焦党的“廉洁纪律”要点,举办“典籍中的廉洁文化”微书展。组织退休党员参加学校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屡获佳绩,2025年获集体赛一等奖;指导党支部书记参与微党课大赛活动,2024年以《老图书馆里的红色记忆》主题参赛,荣获一等奖。注重馆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三年全员聘任机制,坚持馆员多岗位历练原则,保障干事创业的不竭活力。连续多年举办文献信息管理骨干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考察调研、课题研究等培养锻炼措施,打造一支能找到真问题,能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实干队伍。

2.jpg

“你选书,我买单”——图书馆中外文精品图书展

资源精耕细作,效能显著跃升。图书馆以高质量馆藏为基石,紧密结合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馆藏布局,强化优质资源供给,高效保障用户需求。在优质资源保障方面,师生满意度高达97%,适应数字化教学科研需求,文献资源利用率逐年上升,2024年全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4468万篇,本科生电子教参需求保障率达98%;精选中外优质资源,积极支撑学科建设。在学科资源方面,JCR期刊Q1学科核心期刊平均保障率97%。在资源揭示方面,提升资源发现效率,推出学术资源地图,实现多维度电子资源导航,构建智慧化知识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好文献资源分级保障,扩大共建共享范围,与医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多个学院开展电子资源共建;成立校图书文献一体化服务联盟。在资源开放获取方面,探索推出“订阅-出版”“会员优惠”“订阅-开放”等多元化开放获取出版服务,助力我校学术研究开放出版。在特藏资源建设方面,不断推新建设方式,打造线下科艺画架区和线上虚拟展览;新增䇹政基金信息专库,建设完成䇹政基金管理服务平台。

3.jpg

图书馆为学校、兄弟院系提供各类专业分析报告

专精知识情报,助力战略谋划。图书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战略,深挖知识情报服务潜力,以专业服务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管理决策和人才引育提供有力支撑。五年来,聚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群体,开展精准服务;针对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顶尖青年奖项得主等各类青年人才,完成全球顶尖人才库一期建设,切实支撑“人才强校”主战略。以论文、专著、专利成果数据为依据,完成人才评估、学科评估、领域态势、专利分析和决策咨询等各类分析报告,保障各级各类项目和奖项申报、人才计划,支持有组织科研布局、支持院系和学科发展、支持科技创新转化,持续赋能院系发展性评估与学校前沿学科布局。

数智驱动转型,创新服务模式。运用数智技术等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集中优势力量提升服务质效。上线“AI馆员”,以图书馆海量学术资源为储备,提供智能咨询、全域知识导航、多模态交互,打造读者身边的“学习伙伴”,利用技术和人文的结合,开启智慧服务新时代。推出“24小时预约书柜”,打通图书预约、找书、取书、借阅以及归还等全过程,简化图书借阅流程,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进一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焕新阅读空间,融合“多媒体学习区”等功能,打造图书馆智慧空间新地标。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数据驱动图书馆创新发展。通过构建数据管理系统,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完善智慧图书馆全媒体资源与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形成智能化数据加工与知识发现的AI应用,提供支持未来学习的智慧服务。完善学术成果数据,开发机构仓储效能,深入挖掘交大机构库数据,多维度推广院系学术成果,扩展学术成果数据来源和类型,建成精准、全面、高效的学术成果数据中心,促进知识成果向全球传播。以“探索图书馆的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图书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等“AI+HI”主题主办承办图情行业论坛年会等,引领行业内图书馆加强对话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共话图书馆知识服务智慧转型与创新发展。

深耕文化育人,书香浸润心灵。图书馆坚持深耕校园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典耀中华”阅读推广体系入选教育部“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创新实践案例,“我是领读者”阅读演讲大赛获中图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典耀中华”为主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包括为期一周的专区精品书展、为期三个月的经典诵读大赛、一系列名师名家名著的读书报告会、一份中国风手绘版阅读报告、一项高影响力的阅读演讲大赛、一笔激励学生阅读的“信璞耕读”奖学金、一次身临其境的行走式阅读体验。李政道图书馆作为上海市、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和校、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特藏资源优势,连续举办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开设科艺工作坊,弘扬大师科学精神,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4.jpg

图书馆馆员合影

图书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级知识情报服务、运用数字智能技术、深耕书香文化建设等举措,不断开创图书情报工作新局面。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以时不我待、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实现各项事业新突破,为学校实现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图书馆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