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巡礼

网络信息中心:以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智联未来 数启新篇

风采巡礼

[编者按]:为迎接即将召开的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新闻网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网、交大发布、上海交大报共同启动“风采巡礼”专栏,全面展示各单位、各领域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接续奋斗谋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

——建成国内高校首个5G融合校园网,学校出口带宽达70G,实现多校区无差别高速互联,让“有交大人的地方就有交大校园网”成为现实。

——“交我算”平台通算和智算峰值能力达8.6亿亿次,支撑多学科交叉创新,助力发表80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7篇登顶CNS正刊。

——“交我办”App年办事量五年激增20倍达455万件,应用总数破千,引领高校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教育行业标杆应用。

——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斩获全国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护航校园网络空间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为己任,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数字化建设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筑牢数字新基建发展根基,以数智新技术激发创新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领航:铸牢数字基座,凝聚发展合力

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网络信息中心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基层党建与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方向之舵。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转化为行动纲领。以“数字化转型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重点聚焦学校各项事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完善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办法举措。

创新组织机制,激发攻坚潜能。中心各党支部将“党建+”项目建设贯穿始终,有力开创了生信学科融合、数智决策赋能等业务重点新方向,在调研信息服务新需求中发挥与师生连结纽带的作用。在支撑全面线上教学、疫情防控、国产计算集群建设等重大任务攻坚中创建党员先锋岗,有力保障了学校教学秩序和校园有序运行,推动“交我办”等核心应用和近百款科研软件在国产算力平台上落地。

筑牢安全防线,践行使命担当。中心将网络安全作为智慧校园保障的重中之重,党员技术骨干牵头建立教育行业首个漏洞报告平台,五年来动态清零校内1965个高危漏洞,威胁情报共享联动防御能力辐射全国高校。组建学生竞赛团队培养顶尖网络安全人才,在国家和世界级比赛中多次斩获冠军,九零后技术骨干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持续为学校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3.jpg

2023年,网络信息中心赵天成荣获全国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

4.jpg

2025年,网络信息中心指导上海交通大学超算队(Xflops)登顶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冠军

科研赋能:构建算力中枢,催化创新裂变

面对计算和数据对科研范式的颠覆性变革,中心建立起算力、网络、数据协同赋能学校科研创新和管理的完整体系。

“交我算”平台通算和智算峰值能力分别达到1亿亿次、7.6亿亿次,聚合存储总容量提升到75PB。创新“计算+学科”交叉创新,为1640个课题组提供计算服务,助力算法百倍提速,五年来共支撑800余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包括7篇CNS正刊、55篇子刊,平台团队成员以共同一作身份登上《Cell》。

建成千卡校级智算集群,本地化部署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与10多个校内课题组试点启动AI4S应用研发,领域覆盖工学、生命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践行学科融合新模式,协作研发各领域垂类AI模型,已探索形成微生物代谢大模型、眼科专病辅助诊断大模型、城市治理专报大模型等,助力科学新发现。

建成“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上海节点,实现国内外试验床互联互通,助力互联网技术研究创新与国际合作。接入CARSI网络,全球科研文献电子数据库通过jAccount账号即可轻松访问,打破校园网络空间限制。推出“科学数据平台”,支撑科研团队成果对外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升全球影响力。

上线自研的“智慧科研”平台,再造科研管理服务流程,打通项目申报、经费管理、成果转化全链条。通过SA“教师画像”自动聚合论文、专利等成果数据,为职称申报和考核填表减负,让科研人员专注于创新性研究。数据支撑学科发展多维度指标评估,实现数据驱动的科研管理科学决策。创新性地将AI大模型应用于科研管理服务,实现 “交我办”科研流程AI填写、成果AI统计、学者AI检索。

教学革新:重塑育人场景,培育数智英才

数字化、智能化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在全校得到普遍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启动新一轮课堂变革的探索。

建成多校区、无差别的高速上网设施,“有交大人的地方就有交大校园网”让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成为可能。推出基于云视频会议的在线直播互动课堂,动态扩容支撑全校所有课程在线授课,高峰期500多个线上教室、超过1.8万人同时在线。升级新一代个人云盘服务课程资源线上共享和课程设计线上提交。

上线“HI+AI”课程中心,支持教师开启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在提高讲授效率、学习节奏自适应、AI教师实时答疑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协助各学院学科教师打造课程知识库、专题学习规划、AI出题、模拟辩论、闯关答题等形式多样的AI教学工具,服务课程215门,2.4万名学生已使用。

微信图片_20250722221920.png

依托HI+AI 课程中心,开启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

启动本科教务、研究生管理、学生工作平台全面自研升级,推出交我办“学在交大”掌上一站式学业信息门户,学籍事务和学位申请均可通过“交我办”办理,电子版成绩单、在读证明即时获取。第二课堂活动、“交大之声”学术讲座报告通过“交我办”订阅和报名,智慧体育推出跑步锻炼、体育赛事、AI体质健康分析等功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实践云上教学新模式,培养计算交叉人才,每年服务120多门课程,受益学生6700多人次。与教师合作讲授计算交叉课程,融入AI实验和动手实操,覆盖15个学院、22门课程,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举办“GPU应用移植黑客松”、“交我办”创新创意大赛、AI应用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展示数智创新实力的舞台。

管理跃升:建设暖心服务,智启治理新局

“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中心持续助推各部处优化线上服务,拓展基于数据的治理决策。

持续建设教育行业标杆应用“交我办”App。五年来,“交我办”年办事量增长20倍达455万件,流程、应用数增长3倍,为师生省时省心省力办好事。全新推出的“思源码”已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校园门禁、宿舍用水用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等全面接入,NFC校园联名卡开启一碰即付新体验。电子签章推广至40余个使用场景,告别打印盖章、彻底解决线上办事“最后一公里”。

2.png

“交我办” 助力校园智慧服务

财务报销零跑腿、数字员工秒审批引领行业新趋势。商旅平台、招采商城让师生差旅出行、小额采购可无票便捷报销。对接国家数电发票平台,支持师生发票主动推送和搜索领用,不再需要拍照上传。数字员工为学校财务工作减负,实现预约报销单AI审批、自动支付。上线学校、学院、个人财务画像,全面准确掌握项目全局财务状况。

SA系统深度服务学院个性化管理,为各学院完成280余项功能定制,12个学院上线个性化考核应用。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收费管理、仪器共享预约等从为一个学院定做走向所有学院可共用,成熟应用的加速推广体现集约化建设优势。线上办事服务深入院系,各学院开通“交我办”专区,已上线180余项院内办事流程。

1.png

SA 支撑学院个性化管理

jCloud交大云平台有力支撑全校几乎所有信息系统云上运行,智慧管理算力无忧,集中部署大幅节省硬件采购成本,能力输出辐射兄弟高校。自研数据平台加速各系统数据高效流通,数据资源可线上申请、“只用不存”保护隐私安全。数据填报平台支持高基表等跨部门数据协同统计,多主题数据库联合分析有力支撑科研、师资、招生、学科发展等大数据辅助决策。

微信图片_20250722221907.jpg

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网络信息中心将继续弘扬“敢为人先、与日俱进、勇攀高峰、求真务实”的交大精神,锚定未来,探索AI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所创造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校治理全新范式,在学校“AI+HI”战略部署下加速打造系列“AI+X”应用,继续前瞻引领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

网络信息中心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