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致远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院长第一课”
2025年9月23日,致远学院2025级新生“院长第一课”在致远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峰教授以《承历史之脉,启未来之章》为题主讲第一课。全体2025级致远荣誉计划理科新生齐聚报告厅,怀揣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向往和对科学探索的憧憬,听院长讲述致远的发展历程,思考时代使命。会议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林秀娟主持。
何峰结合致远学院搬迁,张杰院士与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蔡申瓯教授的故事等为新生动情地介绍了致远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随后,通过辛麟、游欣元、袁家兴等毕业生在致远的学习、成长经历,为新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和未来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在问答环节中,何峰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从如何跨学科与老师交流到学习与科研的平衡,从如何参加学科竞赛到怎样利用好学院和学校的丰富资源。
通过回顾学院不平凡的创办历程,展现优秀毕业生们的卓越成就,本次“院长第一课”让“致远人”的身份内涵愈发清晰与厚重。它不只代表着荣誉,更意味着薪火相传的责任。新一届致远学子将铭记院长嘱托,珍惜学院资源,致力于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原创突破,不负期许,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学生感言
计算机科学方向(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陈瑞洋:今天的第一课上,我了解到了致远的历史,不论是从包图、到理科实验楼再到光彪楼的迁徙,还是张杰院士的三顾茅庐、历任领导的求贤若渴,都体现了致远自建院起的不平凡。随后院长又介绍了在学界或在工业界大放异彩的学长学姐,以及致远为同学们提供的丰富教学与生活资源。院长的讲座既提醒我们珍惜、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在学习与科研的高峰上不断攀登,更激励我们以致远的前辈为榜样,上下求索,从致远走向世界。
计算机科学方向(ACM班)陈墨涵:今天听了“院长第一课”,其中分享的优秀学长学姐事迹,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院长娓娓道来,我仿佛看到学长学姐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执着身影,听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自信的铿锵之声。他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曾与我们坐在同一间教室的同行者。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学并非高考后的终点,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起点,真正的卓越源于对热爱之事持之以恒的投入与探索。这次讲座,不仅让我深受鼓舞,帮我逐渐明确了未来的规划;还让我了解到了学院可以为我们提供的方方面面的帮助。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律、自省的重要性。这份宝贵的经验是我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指引,也鼓舞着我往深处钻研、求索。
生物医学科学方向孙铭:院长第一课的讲话让我认识到,基础学科并非远离现实应用,而是扎实的实践根基。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同时,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当在专业学习之外,主动拓宽知识边界,勇于尝试不同领域,构建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许多创新的火花,往往正蕴藏于学科交汇之处。此外,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院长鼓励我们积极与不同背景的师生交流,在开放与探索中明确人生方向,并为之不懈奋斗。作为致远人,我们应自觉承担起使命,传承学院优良传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科研素养,立志为国家医学与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