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致远学院开展“任重致远·先锋启航”2025级新生书记第一课
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9月17日,“任重致远·先锋启航”致远学院2025级新生书记第一课在致远书院报告厅召开。
致远学院党委书记周申申、党委副书记吴晓玲、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林秀娟,以及2025级全体理科新生出席大会,会议由吴晓玲主持。
党课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周申申以“做肩负使命的‘第一等人才’”为主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阐述了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她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交大自南洋公学特班、85级试点班到致远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校友案例,展现了学院在回答“钱学森之问”道路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坚定了同学们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她还阐述了通识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指出卓越的科学成就离不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她鼓励同学们打破学科壁垒,主动涉猎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通过阅读、研讨和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与家国情怀,成为兼具人文素养的“大科学家”。最后,周申申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期望“新致远人”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复兴的伟大蓝图;勇于探索创新,保持好奇心永远在线;拥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致远学院2022级数学方向本科生刘云霄作为高年级学生党员代表发言。刘云霄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家庭熏陶,诠释了一名青年学生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展示了新时代交大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定信念。最后,他寄语“新致远人”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建设中。
随后,林秀娟宣读致远学院2025级新生入党申请人名单。
新生入党申请人依次上台,周申申、吴晓玲代表学院向新生入党申请人赠予党章,并勉励他们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致远学院2025级数学方向本科生周尚妍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周尚妍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家庭故事,表达了未来投身科学报国的决心,更坚定了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信念。同时,她发出呼吁,希望同学们不仅要追求学术卓越,更要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成长为一名兼具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交大人”。
书记第一课在校歌声中圆满结束。
致远学院作为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致力于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和宗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本次专题党课深化了致远学子对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励“新致远人”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感悟
李佳霖(生命科学方向):教育需要科技引领,科技源于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与国家需求的引导。作为生命科学方向的学生,我既要深耕数学分析、生物学概论等基础课程,更要关注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用科技手段提升诊断效率;既要在显微镜下洞察生命奥秘,也要牢记“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的呼唤。未来四年,我计划参与“生命科学+AI”交叉课题,在实验室培养严谨思维,在实践中求得真知,让“第一等人才”的称号体现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每一个细节里。
黄捷航(计算机科学方向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的地基,拔尖人才培养不是追求短期成绩,而是以长期主义打磨学术能力与学术品格。我将把党课的感召转化为具体行动,夯实数学与计算的根基,在科研中追求突破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为国家基础学科建设贡献一份新生的力量。
付奕嘉(生物医学科学方向):通过党课学习,使我认识到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青年一代担当使命的时刻。我将夯实专业基础,发扬科学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第一等人才”,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