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AI for Bioengineering暑期学校”开营

在 AI 与生命科学的交汇处,智慧与生命正迸发跨次元的火花。8月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AI for Bioengineering暑期学校"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营。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全球70余所高校、数十所科研机构及十余家行业领军企业的200余位青年才俊、科研学者和产业代表齐聚一堂;来自百图生科、字节跳动等科学技术专家,与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学术机构的学者专家联袂登场,围绕AI算法创新、通用模型发展及其在药物研发、食品工程、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展开深度分享与研讨,为与会者构建起一个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动 AI 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发展。

WechatIMG218.jpg

开营仪式大合影

开营拼图3.jpeg

开营现场氛围感满满

参会嘉宾在现场热烈交流与互动

开营仪式内容

在开营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丁蕾、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维克发表开营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洪亮做主题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周冰心主持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丁蕾首先代表学校科研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业界精英和青年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拓展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和改造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积极布局 AI for Science 创新生态,推进学科建设、平台构建和人才培养,将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作为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

丁蕾强调,本届暑期学校精心设计了涵盖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六大内容模块,为学员搭建了一个集知识获取、实践探索和产业交流为一体的平台。“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跨学科交流,培养出一批既懂生命科学又精通人工智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丁蕾2.jpeg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丁蕾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维克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欢迎辞。他首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表示诚挚欢迎,并特别感谢各协办单位对活动的大力支持。王维克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的交叉融合正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智能生物制造,这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创新边界,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他表示,本届暑期学校在前两届成功经验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六大特色板块,构建起从基础算法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这座连接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将为各位学员开启全新的科研视野。"王维克教授寄语与会青年学者,期待大家在这个创新平台上深入交流、收获真知,为未来的科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王维克3.jpg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维克

随后,洪亮以《AI的文科生和AI的理科生》为题发表演讲,深入阐述了AI for Science在科学研究中的革命性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将 AI 在生活 (AI for Life) 和科学研究 (AI for Science 或 AI for Engineering) 中的应用分别比拟为 AI 文科生与AI理科生:AI文科生能够帮助人们减轻重复的、创造性及科学性不高的工作,如各种AI 文本生成、AI 图像生成、AI 视频生成,而AI理科生是解决一类科学问题的科学家,本质上是要面向生物医药、材料化学、核物理等不同领域创造出一位科学家。

洪亮特别强调,AI for Science 的本质在于其独特的"高维统计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人类难以察觉的本源特征,这种能力使得AI在生物、材料等复杂系统中展现出超越人类专家的预测精度。随后,他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AI for Science在生物医药、材料化学、可控核聚变、天气预报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蛋白质设计大模型Venus在蛋白质工程领域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落地情况,生动展示了AI for Science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最终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多场景产品落地的完整闭环。

修改 洪亮2.jpeg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洪亮

更多活动亮点一览

本次“AI for Bioengineering暑期学校”由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工程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鹜科技共同协办。

【聚焦产业热点,特设2大企业专场】

活动特设食品工程与AI大分子药物企业专场,深度解析AI加速创新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同时聚焦生物工程与食品科学领域,全方位展示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与创新应用。

【举办Poster评选活动,展示创新科研成果】

在AI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领域的研究中,AI如何能更高效、更科学地解决现存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多更优质的解决方案,是业界长期面临的挑战,本次活动延续了历届都会设置的Poster评选活动,旨在评选出最具科学性、创新性和表现力的Poster,共同推动科研进步与发展。

【硬核体验,感受前沿设备与科研设施】

上海交通大学“π2.0”超算集群、李政道研究所、转化医学大设施、张江自动化实验室平台……暑期学校还为学员们安排了前沿设备与应用的参观和交流,为学员们提供零距离感受最新科研技术与科研设施的机会,更直观地展示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的无限可能。

课程表2.jpg

暑期学校课程表

自然科学研究院
自然科学研究院
张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