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铁翼连山海 银鹰筑未来——上海交大全球挑战计划之“空中丝路”项目越南调研纪实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与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17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共建“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两国青年更应勇立潮头,以航空产业合作为纽带,共同探索区域航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争当中越友谊的传承者、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锋力量。
7月14日至7月20日,在学校“全球挑战计划”项目支持框架下,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徐武带领18人跨学科团队,汇聚来自6个学院的优秀学子,前往越南河内、胡志明市、昆岛,开展了一场围绕民航合作的学术调研与产业交流之旅。
第一章 产业深耕:民航合作的东南亚视角
在中国商飞和成都航空越南保障现场,师生们与一线团队展开深入交流。从“航线过站时间优化算法”到“短窄跑道飞行技术实操问题”,一系列专业议题的探讨,为民用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参考。在交流环节中,中国商飞公司现场专家以及成都航空维修团队、乘务和机组团队等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在越南的工作经历,并对有志投身航空事业的青年学子提出宝贵建议。
在胡志明市Alllink航空物流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及航空运输产业链相关代表与项目组成员进行座谈,共同探讨中越航空产业链的合作机遇。
项目组指导教师团队在Alllink公司
第二章 云端实践:支线航空的田野调查
项目组乘坐ATR72飞机前往昆岛,两天后乘坐C909离开昆岛的航程。在飞行过程中,成员们实时监测并记录不同机型的舱内噪音数据,这些资料将为客舱声学优化提供参考。团队在万米高空完成的这份特殊“作业”,展现了交大学子的专业素养。
项目组在C909前合影
在昆岛街头,针对越捷航空湿租C909飞机并开通昆岛航线对当地的交通、居民生活和旅游业的影响,项目组成员在昆岛街头开展采访调研。“中国飞机的舒适度超出预期”,一位刚体验过C909的法国游客的反馈,让团队成员倍感振奋。
项目组在昆岛街头采访
随后的昆岛文旅发展研讨会上,项目组与昆岛文旅局及昆岛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对话,双方围绕“航空+旅游”产业融合展开热烈讨论,就打造“航空旅游生态圈”形成一致意见。当地文旅局热切期待以C909开通航班为契机,重点开发海外高端旅游市场,亟需在航空旅游产品设计、跨境数字营销等方面获得专业支持。研讨中,文旅局认为交大团队的前瞻性研究可以为海岛旅游升级提供思路。
项目组与昆岛文旅局、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访谈
第三章 育才共建:中越青年的科技对话
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胡志明市校区,项目组实地考察了该校先进的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教学空间和现代化图书馆,切身感受这所全球排名前列高校在教育国际化与技术创新领域的成就。参访结束后,RMIT科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Iwona Miliszewska教授与项目组教师代表举行会谈。双方就各自院校的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展开交流,并围绕师生互访、联合科研等合作事项进行了探讨。
Dr.Marco向项目组作演讲
在学术交流环节,越南籍交大学子范芳英和阮玉玲向RMIT的同学们介绍了交大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并分享了他们在交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RMIT的学生代表则展示了该校在航空工程、无人机系统及飞行器设计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随后,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了“飞行器设计工作坊”,中越学子混合编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了从概念设计到模型制作的全流程。两国青年在科技实践中深化了友谊。
项目组越南籍成员分享在交大的生活
项目组与RMIT学生交流
项目组与越南学生进行“飞行器设计工作坊”
项目组与RMIT团队合影留念
第四章 文化共鸣:校旗飘扬中的精神传承
自“思源致远·百卅传奇”全球交大人同传一面旗活动开始以来,交大的旗帜已经抵达了世界各地。项目组来到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河内,续写交大旗帜的全球之旅。
项目组在胡志明市
交大校旗飘扬在见证中越千年文化交流的河内剑湖畔,项目组成员与越南校友在粼粼波光前齐声高呼“饮水思源,情系百卅,祝福母校一百三十周年生日快乐!”剑湖作为越南文化的精神象征,其“还剑”传说中蕴含的智慧与勇气,与“饮水思源”的校训精神交相辉映。项目组特意选择这一文化地标传递校旗,正是要让这面旗帜跨越山海,架起连接中越“空中丝路”的桥梁,将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与新时代民航产业合作紧密相连。
项目组在河内剑湖边
7月19日下午,项目组在交大校友支持下开展项目总结会。会议回顾了项目开展情况,总结了丰硕成果。在会上,调研组、技术组和宣传组组长就各组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一致表达了对学校和学院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给予的全力支持的衷心感谢。项目组成员分别分享了在越南的难忘经历和深刻体会。
项目组组长汇报工作
项目组成员分享感悟
项目组指导教师发言
终章:收获与展望
此次全球挑战计划越南之行,交大师生深入越南航空产业,以跨学科视角探索区域航空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从胡志明市的科教合作到昆岛的航空旅游调研,从河内的企业座谈到剑湖畔的文化共鸣,项目通过青年对话搭建了中越航空合作的信任之桥。
未来,交大人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以技术创新推动航空发展,以人文交流厚植双边友谊沃土,让青年力量成为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强劲引擎。